女性经期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强度,避免剧烈运动、腹部挤压、水下运动、低温环境锻炼和过度拉伸。合理运动有助于缓解不适,但需注意保暖、补水和及时休息。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导致经量增多或痛经加剧。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高强度间歇训练、长跑、跳绳等运动应暂停。
卷腹、仰卧起坐等核心训练会增加腹压,可能引发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风险。可改为平板支撑缩短时间或猫式伸展等温和腰腹动作。舞蹈类运动需减少大幅度扭胯动作。
游泳、潜水可能因水温刺激引发子宫收缩,且经期宫颈口微开,增加感染风险。若必须游泳,建议使用卫生棉条并严格控制时间在30分钟内,出水后及时更换清洁。
低温环境下运动易导致血管收缩,加重痛经症状。冬季户外运动应穿戴保暖护腰,避免滑雪、滑冰等寒冷项目。高温瑜伽也需谨慎,可能引发头晕等不适。
经期韧带因激素变化更松弛,过度拉伸可能造成关节损伤。劈叉、深度后弯等动作需降低难度,以静态拉伸为主,单侧拉伸时间不超过30秒,感到轻微牵拉感即可。
经期运动前后建议饮用温姜茶或红糖水补充能量,穿着透气棉质运动服装并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运动后可用热敷袋缓解腰部酸痛,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牛肉。出现头晕、严重腹痛或经量突增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期前三天量多阶段可改为冥想等静态活动,后几天逐渐恢复常规训练。保持规律作息和愉悦心态对经期运动耐受性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