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适合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普拉提、游泳、拉伸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
经期盆腔充血可能引发腰腹坠胀感,散步通过下肢肌肉规律收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淤血症状。建议每天30分钟匀速行走,选择平缓路线避免爬坡,穿着透气运动鞋减少足部压力。若出现明显疲劳或痛经加重需立即停止。
特定体式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猫牛式可放松腰背部肌肉,婴儿式帮助缓解腹部痉挛。避免倒立或强力扭转体式,选择阴瑜伽保持每个动作3-5分钟,配合腹式呼吸降低前列腺素分泌量。经量过大时应暂停所有地面体式。
核心床训练能改善子宫周围肌群张力,骨盆卷动动作每天练习10组,每组8-12次,注意收腹时呼气放松。器械选择弹簧阻力不超过红色档位,经期前三天建议改为垫上运动,避免器械压迫腹部。
水温28℃以上泳池可减轻水肿,水体浮力降低关节负担。使用卫生棉条配合防漏泳裤,单次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出水后及时更换护理产品。经期免疫力下降需避开公共泳池高峰期,防止感染风险。
坐姿前屈拉伸缓解腰骶部酸胀,侧腰伸展平衡自主神经功能。每个静态拉伸保持15-20秒,每天完成3组全身大肌群牵拉。使用泡沫轴放松大腿内侧时,压力应控制在疼痛阈值以下。
经期运动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60g优质蛋白质,牛肉、鳕鱼、豆腐等食物帮助血红蛋白合成。补充含镁食物如南瓜籽、黑巧克力可减少肌肉抽搐,避免生冷饮食刺激子宫收缩。运动后饮用生姜红枣茶促进经血排出,睡眠时采用左侧卧姿势减轻盆腔压力。所有运动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强度,出现头晕、大量血块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