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贫血需从饮食补铁、维生素补充、疾病管理、生活习惯调整、定期检测五方面入手。
铁元素缺乏是贫血主因,每日需摄入15-20mg铁。动物肝脏每100克含铁20mg以上,鸭血、牛肉也是优质来源;植物性食物中黑木耳含铁185mg/100g,菠菜搭配维C可提升吸收率。避免与咖啡、茶同食影响铁吸收。
叶酸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备孕期女性每日需400μg,可通过西兰花、芦笋补充;维生素B12需2.4μg/日,存在于牡蛎、鸡蛋中。长期素食者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剂。
子宫肌瘤引起的经量过多需药物缩宫治疗,月经过多者可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慢性胃炎患者应根治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需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失血。
高强度运动人群需增加1.3倍铁摄入,瑜伽等舒缓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避免节食减肥,BMI低于18.5需进行营养干预。建议23点前入睡促进骨髓造血。
育龄女性每年应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低于110g/L需干预。孕妇建档时查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提示铁储备不足。绝经后女性出现贫血需排查消化道肿瘤。
预防贫血需要建立长期饮食管理计划,建议每周摄入动物内脏1-2次,搭配猕猴桃等维C含量高的水果;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项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经期后三天可饮用当归红枣汤,慢性贫血患者可用铁锅烹饪。出现头晕、指甲凹陷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铁代谢六项检测,地中海基因携带者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电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