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长期疲劳可能与激素失衡、慢性疾病、心理压力、睡眠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睾酮水平下降是中年男性疲劳的常见原因,30岁后每年下降1%-2%。检测游离睾酮和总睾酮水平可确诊,替代治疗需注射庚酸睾酮、贴剂或凝胶。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样导致代谢减缓,促甲状腺激素超过4.5mIU/L需左甲状腺素钠治疗。
糖尿病未控制时血糖波动引发倦怠,糖化血红蛋白>7%需调整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剂量。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30g/L应补充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AHI指数>15次/小时建议使用CPAP呼吸机。
持续6个月以上的疲劳伴兴趣减退可能为抑郁症,PHQ-9量表评分≥10分需舍曲林或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可尝试帕罗西汀联合正念训练,工作压力引发者建议每日进行20分钟渐进式肌肉放松。
睡眠效率低于85%需改善睡眠卫生,保持22-24℃室温并使用遮光窗帘。慢性失眠患者可短期服用右佐匹克隆,昼夜节律紊乱者尝试0.5mg褪黑素调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需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维生素D水平<30ng/ml应每日补充2000IU维生素D3,镁缺乏者增加南瓜子或甘氨酸镁摄入。线粒体功能异常可配合辅酶Q10 100mg/日,缺铁性贫血患者每周食用2次动物肝脏搭配橙汁促进吸收。
增加深海鱼、巴西坚果等富含ω-3和硒的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变化超过10次/分钟提示过度疲劳,避免晚间摄入咖啡因。慢性疲劳持续3个月以上需排查慢性疲劳综合征,必要时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评估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