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男性健康 > 男性常见病 > 正文

高考生考后抑郁症要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 2024-03-27 14: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考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了,不少考生考后都有不同的抑郁症表现,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加深病情,损害健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考生考后如何预防抑郁症。

高考结束后,对于考生们来说,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学生特别是考场失意的孩子,情绪容易出现异常。“考后抑郁症”现象应引起家长和同学们的注意。

这种状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考生总是闷闷不乐,自己在屋子里发呆,时不时将课本找出来翻一翻,有时关在家里大睡,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无精打采,不愿与人说话。

据介绍,高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考试结束后,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考前或考试期间有增无减,学生在压力面前不知道如何正确调节,有时甚至容易做出过激举动。考前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有求必应,而考后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会在有意无意中显得冷漠,这也让许多孩子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会出现心理乃至精神问题。

专家提醒,家长不应只注重考前关心,而忽视考后关怀,其实考试后家长更应关心子女。高考后,对子女的照顾应是逐步降温而不应反差太大。另外,对考试失意的考生,老师、家长不能歧视、刺激他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转移其注意力,对情绪反常的,要请心理医生诊治,以免留下隐患。

复禾健康网小编温馨提示:考生考后做好预防抑郁症很重要,这样才能避免引发心理疾病,危害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高考后部分考生亚健康专家提醒宣泄压力不能急
高考后部分考生亚健康专家提醒宣泄压力不能急
高考结束后,考生心理问题多发。目前进入“后高考时期”,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考前及高考期间有增无减。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要注意考后心理恢复。原本活泼开朗的林楠高考后变得少言寡语、闭门不出,一周来常失眠,也没什么食欲。18日家长陪着他到医院心...[详细]
2024-04-04 13:14
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小建议
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小建议
当高考日益临近的时候,考试的注意力也渐渐移到了饮食上来。面对高考,考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利用饮食来缓解心理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那么高考前的饮食应该怎样安排呢?微微健康网小编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提些小建议吧。建议一:备考阶段,考...[详细]
2023-11-13 13:54
高考生如何解决消极的心理问题
高考生如何解决消极的心理问题
面对高考,很多考生感觉压力很大,从而在这时候最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那么,如果高考前学生出现消极的心理问题该怎么办好呢?下面采访一位老师来谈谈如何让考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走进高考考场。陈老师:高考是考生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件大事,考...[详细]
2024-02-18 13:11
高考生怎么吃,缓解亚健康症状
高考生怎么吃,缓解亚健康症状
每当一年一次的高考来临,很多考生便会纷纷出现疲劳、紧张、焦虑、失眠等亚健康的症状,这该怎么办好呢?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摆脱亚健康症状的困扰,下面就从饮食方面入手教您怎么吃?关于怎么吃能减轻疲劳感?怎么吃能健脑?怎么吃能更营养?下面将会详细...[详细]
2024-04-06 14:20
产后如何预防抑郁症
产后如何预防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可通过情绪调节、家庭支持、规律作息、专业干预、自我监测等方式预防,主要与激素波动、心理压力、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相关。1、情绪调节:产后情绪波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写情绪日记等方式疏导负面情绪。每天预留15分钟...[详细]
2025-06-11 12:49
高考在即 考生饮食的几个注意事项
高考在即 考生饮食的几个注意事项
眼看高考就要到了,有关考试期饮食的话题又成了各大媒体的热点。今天,小编就在这里说说,考试期饮食该有什么特别的准备。1、考试期的饮食有什么基本原则?考试饮食的总体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题:——把握食品安全,不要因为饮食不当引起任何不...[详细]
2023-11-15 08:14
小编为考生推荐健康食谱
小编为考生推荐健康食谱
现在考生们都正在紧张的复习中,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在大量的消耗着,为了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考生们可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及时补充身体能量。今天小编就为考生们推荐一些健康食谱,希望对您的健康有好处。且只有碳水化合物能通过...[详细]
2024-02-05 10:52
预防冬季抑郁症有办法
预防冬季抑郁症有办法
专家说,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高发的抑郁症在临床上称为“冬季抑郁症”。那么,冬季抑郁症有什么症状表现?防治冬季抑郁症有什么办法?下面跟着小编来具体来了解冬季抑郁症的病因以及预防手段。抑郁症好发于秋冬季冬季抑郁症是指有一些人一...[详细]
2024-03-26 15:35
女性预防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
女性预防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
现在女性面临着工作及家庭的巨大压力,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压抑等,如果不能及时调理,可能会引发抑郁症。所以女性要懂得一些预防抑郁症的常识。下面小编就告诉您如何预防抑郁症吧。女性是抑郁症疾病比较高发的人群,因为女性本身就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很...[详细]
2024-03-26 13:19
高考前考生一日三餐该怎么吃
高考前考生一日三餐该怎么吃
高考其实考的不仅仅是考生的知识,还要考考生的营养,每一位考生如果想在高考上发挥好一点,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充实的营养来补充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健康,以下小编向大家介绍高考前考生一日三餐该怎么吃。早餐:高考生食谱可以选择猪肉包子、黄...[详细]
2023-11-14 14:20
治早射吃什么药效果好要吃多久
治疗早泄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伊木萨克片、锁阳固精丸等药物,用药周期通常为1-3个月。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龟头敏感度过高、前列腺炎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疗程。一、盐酸达泊西汀片盐酸达泊西汀片...[详细]
2025-09-07 16:20
外阴脓肿一般几天成熟
外阴脓肿一般几天成熟
外阴脓肿通常需要3-7天成熟,具体时间与个人体质、护理情况等因素相关。外阴脓肿是外阴部位毛囊或腺体感染形成的局部化脓性炎症,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外阴脓肿的成熟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质较好的人群可能3-5天即可成熟,表现为局部变软...[详细]
2025-09-07 15:40
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早睡早起方能养生
早睡早起确实有助于养生,符合人体自然生物钟规律。长期保持规律作息能改善内分泌功能、提升免疫力、降低慢性病风险,同时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人体在夜间会分泌褪黑激素促进睡眠,而清晨阳光能抑制褪黑素分泌使人自然清醒。晚上10点至凌晨...[详细]
2025-09-07 15:00
男人长期吃补肾会是什么样的
男人长期吃补肾会是什么样的
男性长期自行服用补肾药物可能引发药物依赖、内分泌紊乱或掩盖潜在疾病。补肾不当主要涉及滥用中成药、过度依赖保健品、忽视原发病因、药物相互作用及心理暗示效应等问题。一、药物依赖风险长期服用含鹿茸、淫羊藿等成分的中成药可能降低自身激素分泌能...[详细]
2025-09-07 14:20
男士吃什么药物可以提高性功能
男士吃什么药物可以提高性功能
男士若存在性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他达拉非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十一酸睾酮软胶囊、复方玄驹胶囊、疏肝益阳胶囊等药物改善。性功能障碍可能与心理压力、激素水平异常、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一、药物1.他达拉非片他...[详细]
2025-09-07 13:40
例假期间怎么清洗外阴
例假期间清洗外阴需使用温水轻柔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或过度清洁。主要方法有每日1-2次温水冲洗、选择专用温和清洁产品、保持干燥透气等。1、温水冲洗建议每日用35-37℃的流动温水冲洗外阴1-2次,冲洗时从前向后单向清洁。水温过高可能...[详细]
2025-09-07 13:00
早睡对女生的好处
早睡对女生的好处
早睡对女生有多方面的好处,主要有改善皮肤状态、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稳定情绪、延缓衰老等。1、改善皮肤状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沉积,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容易出现干燥、暗沉等问题。早...[详细]
2025-09-07 12:20
男人吃啥鞭最补肾壮阳效果好
男人吃啥鞭最补肾壮阳效果好
男性适量食用动物鞭类可能有助于补肾壮阳,常见选择包括鹿鞭、牛鞭、驴鞭等。中医理论认为这类食材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但需结合体质差异及科学依据综合判断。一、鹿鞭鹿鞭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传统医学认为其能改善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等症状...[详细]
2025-09-07 11:40
长期久坐阴囊有点不舒服正常吗
长期久坐阴囊不适可能是正常生理反应,但也可能与疾病有关。阴囊不适通常由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不畅或阴囊湿疹、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引起。久坐会导致会阴部温度升高,阴囊皮肤散热功能受限,可能引发潮湿、瘙痒等不适感。久坐超过1小时未活动时,盆...[详细]
2025-09-07 11:00
气血不足食补怎么调理
气血不足食补怎么调理
气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推荐适量食用红枣、猪肝、黑芝麻、枸杞、牛肉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阿胶浆、八珍颗粒、益气养血口服液、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日常需注意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一、食物1、红枣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详细]
2025-09-07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