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高考后部分考生亚健康专家提醒宣泄压力不能急

发布时间: 2024-04-04 13: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考结束后,考生心理问题多发。目前进入“后高考时期”,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考前及高考期间有增无减。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要注意考后心理恢复。

原本活泼开朗的林楠高考后变得少言寡语、闭门不出,一周来常失眠,也没什么食欲。18日家长陪着他到医院心理诊疗中心就诊,由于考后压力和本人及家长不知如何调节,孩子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样,各心理门诊接到的相关咨询电话比考前更是有增无减。

高考属紧张性生活事件,对人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高考前承受极大压力负荷,考后突然彻底释放,易形成很大心理落差。而考后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又会让考生处于焦虑状态。成绩好的考生更担心录取情况,易出现中度焦虑。分数不理想的考生,易情绪低落、悲观甚至轻生。

一般心理应激反应在考后两周内能缓解淡化的,属正常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出现睡眠质量差,如失眠、乏力、没精神,食欲减退、烦躁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等。这些症状若持续2周以上,或呈进展性反应,同时伴有抑郁、恐怖和敌对症状,家长便要提高警惕,带孩子提早就诊。同时,专家指出考后压力宣泄要缓慢进行,火山爆发式的压力释放易导致不良后果。

专家提醒,考生在高考后要学会放松,分散注意力,可听音乐、打球、游泳等释放压力。家长不要过于敏感而制造紧张空气,但也不可忽略孩子在进食、睡眠和交友方式上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高考生怎么吃,缓解亚健康症状
高考生怎么吃,缓解亚健康症状
每当一年一次的高考来临,很多考生便会纷纷出现疲劳、紧张、焦虑、失眠等亚健康的症状,这该怎么办好呢?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摆脱亚健康症状的困扰,下面就从饮食方面入手教您怎么吃?关于怎么吃能减轻疲劳感?怎么吃能健脑?怎么吃能更营养?下面将会详细...[详细]
2024-04-06 14:20
专家提醒有些病要注意睡姿
专家提醒有些病要注意睡姿
睡觉也是一门学问,尤其对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来说。睡眠的作用之一是对机体的放松和休息,普通人不必在意睡姿,只要感觉舒适即可,但有以下3种疾病的人,需特别注意睡姿。1、腰背痛,避免平躺。现代城市人相对缺乏运动,腰背部的伸肌群普遍紧绷。平躺仰...[详细]
2023-11-15 09:21
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小建议
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小建议
当高考日益临近的时候,考试的注意力也渐渐移到了饮食上来。面对高考,考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利用饮食来缓解心理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那么高考前的饮食应该怎样安排呢?微微健康网小编给考生高考前的饮食提些小建议吧。建议一:备考阶段,考...[详细]
2023-11-13 13:54
高考生考后抑郁症要如何预防
高考生考后抑郁症要如何预防
高考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了,不少考生考后都有不同的抑郁症表现,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加深病情,损害健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讲考生考后如何预防抑郁症。高考结束后,对于考生们来说,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学生特别是考场失意的孩子,情绪容...[详细]
2024-03-27 14:00
高考生如何解决消极的心理问题
高考生如何解决消极的心理问题
面对高考,很多考生感觉压力很大,从而在这时候最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那么,如果高考前学生出现消极的心理问题该怎么办好呢?下面采访一位老师来谈谈如何让考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走进高考考场。陈老师:高考是考生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件大事,考...[详细]
2024-02-18 13:11
专家提醒:预防早泄八大注意问题
专家提醒:预防早泄八大注意问题
性功能常识之——预防早泄需要留意的八大题目1、节房事,戒自慰长期房事过度,沉醉于情色,频繁自慰导致精神疲乏,是导致阳痿、早泄等的重要原因,当属禁忌之列。实践证实,夫妻分床,停止性生活一段时间,避免各种类型的性刺激,让中枢神经和性器官得...[详细]
2023-11-15 14:40
专家提醒:运动比休息更容易消除疲劳
专家提醒:运动比休息更容易消除疲劳
上班一整天很疲劳了怎么办?很多人会选择一回到家就倒头睡觉休息。然而,睡觉休息真的有助于缓解疲劳吗?专家指出,休息不正确还可能加重疲劳。所以建议大家不妨采用运动锻炼,让疲劳消除得更快些。专家指出,感觉疲劳时更应该运动。慢跑等有氧运动,能...[详细]
2023-11-16 14:07
专家提醒 手指发麻是许多疾病的先兆
专家提醒 手指发麻是许多疾病的先兆
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经常出现手指发麻的症状。专家提醒,手指发麻可能是许多疾病的先兆,不可小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颈椎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手指发麻是其中之一,做颈椎X线片可以帮助诊断。治疗颈椎病除可以采用理疗、牵引和应用...[详细]
2023-11-14 15:59
高考在即 考生饮食的几个注意事项
高考在即 考生饮食的几个注意事项
眼看高考就要到了,有关考试期饮食的话题又成了各大媒体的热点。今天,小编就在这里说说,考试期饮食该有什么特别的准备。1、考试期的饮食有什么基本原则?考试饮食的总体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题:——把握食品安全,不要因为饮食不当引起任何不...[详细]
2023-11-15 08:14
专家提醒:男性冬季应注重饮食进补
专家提醒:男性冬季应注重饮食进补
中医认为,冬季万物收藏,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对人而言,冬天人体内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消耗相对减少,最适合男性补肾。补肾是男性冬补的“重头戏”,冬季饮食进补应以补肾固阳、养血固精为本,可考虑采取食疗法。巧吃枸杞。《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能...[详细]
2024-03-14 13:42
小肚子有点酸酸的疼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酸酸疼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盆腔炎症或泌尿系统问题引起,可能伴随腹胀、尿频等症状。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当、受凉、感染或激素波动,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胃肠功能紊乱进食生冷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肠道痉挛性疼痛,疼痛...[详细]
2025-09-15 17:00
小肚子下坠总想小便怎么回事
小肚子下坠总想小便怎么回事
小肚子下坠总想小便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盆腔器官脱垂、前列腺增生、妊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干预。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小腹...[详细]
2025-09-15 16:22
小肚子突出是什么原因怎么改善
小肚子突出可能与脂肪堆积、胃肠胀气、腹直肌分离、骨盆前倾、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1、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热量饮食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皮下脂肪增厚或内脏脂肪增多。改善...[详细]
2025-09-15 15:44
小肚子突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肚子突出可能与腹壁松弛、内脏脂肪堆积、骨盆前倾、胃肠胀气、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当、激素水平变化、慢性便秘等均可诱发该现象。1、腹壁松弛产后或体重骤减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使腹部肌肉支撑力下降。表现为平躺时腹部...[详细]
2025-09-15 15:06
小肚子突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
小肚子突出可能与腹壁松弛、内脏脂肪堆积、胃肠胀气、盆腔疾病、妊娠等因素有关。腹壁松弛常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缺乏锻炼者,内脏脂肪堆积多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胃肠胀气可由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盆腔疾病如子宫肌瘤也可能引发下腹隆起,妊娠则是育龄女性...[详细]
2025-09-15 14:28
小肚子突出是什么原因导致
小肚子突出可能与腹壁松弛、内脏脂肪堆积、骨盆前倾、便秘、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当、激素水平变化或盆底肌功能障碍均可能诱发该症状。1、腹壁松弛产后女性或长期缺乏核心锻炼者易出现腹直肌分离,导致腹部肌肉支撑力减弱。...[详细]
2025-09-15 13:50
小肚子凸起来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凸起可能与脂肪堆积、胃肠胀气、腹直肌分离、盆腔器官下垂、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长期久坐、饮食不当、产后恢复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等均可诱发该现象。1、脂肪堆积长期热量摄入超过消耗会导致腹部皮下脂肪增厚,尤其女性更易在腰腹部位形成向心性...[详细]
2025-09-15 13:12
小肚子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肚子酸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胃肠功能紊乱、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运动过度、经期不适等原因。建议根据伴随症状判断是否需要就医。1、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规律或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引发小腹酸胀感。常伴随...[详细]
2025-09-15 12:34
小肚子酸溜溜的难受
小肚子酸溜溜的难受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或男性前列腺问题等因素有关。建议观察伴随症状,如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1、胃肠功能紊乱进食生冷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肠道痉挛性收缩,表现为下...[详细]
2025-09-15 11:56
小肚子很大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很大可能与内脏脂肪堆积、胃肠胀气、腹直肌分离、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长期久坐、饮食过量、激素失衡、盆底肌松弛等均可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高热量饮食及缺乏运动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表现为...[详细]
2025-09-15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