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妇女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便秘主因,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燕麦片富含β-葡聚糖可促进肠道蠕动,火龙果含籽粒能刺激肠壁,西梅汁中的山梨醇具有渗透性导泻作用。早餐可食用奇亚籽泡牛奶,午餐增加凉拌木耳,晚餐搭配清炒菠菜。避免精制米面,全谷物应占主食三分之一。
腹肌力量减弱导致排便困难,建议每天进行提肛运动50次,分早晚两组完成。饭后半小时快走30分钟能加速肠蠕动,瑜伽中的猫牛式可按摩腹腔脏器。卧床者可做空中蹬自行车动作,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
短期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液调节肠道渗透压,比沙可啶栓剂刺激直肠黏膜,聚乙二醇4000散剂增加粪便含水量。开塞露仅限应急使用,长期服用番泻叶可能损伤肠神经。用药需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产生药物依赖。
晨起后饮用300ml温开水激活胃结肠反射,固定如厕时间建立排便生物钟。采用蹲姿排便时垫高脚凳,保持35度夹角更符合生理结构。避免如厕时阅读手机,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
阴虚肠燥型可用增液汤加减,气虚便秘宜服黄芪汤。穴位按摩选取天枢穴脐旁2寸顺时针揉压3分钟,支沟穴前臂背侧垂直按压至酸胀感。艾灸神阙穴肚脐每日15分钟,连续一周改善肠道气血运行。
日常可多食用含益生菌的酸奶与发酵豆制品,补充核桃仁等坚果类食物润滑肠道。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严重便秘伴随腹痛、便血需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肠道神经调节,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保持每日1500ml饮水,睡前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有助于维持规律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