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妇女贫血需综合防治,常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激素变化、消化吸收障碍及慢性疾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定期监测改善。
铁、叶酸或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是贫血主因。建议每日摄入红肉50-75克、动物肝脏每周1次,搭配菠菜等富含叶酸的深绿色蔬菜。口服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等补铁剂时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与钙剂同服。
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易被忽视。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胃肠镜筛查溃疡或肿瘤。急性失血需静脉补铁,慢性失血可选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配合氨甲环酸减少出血。
雌激素下降导致铁代谢紊乱。围绝经期女性建议检测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需干预。激素替代治疗需评估风险,非激素方案可选择当归补血汤等中医调理。
胃酸减少影响铁离子转化,常见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餐前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搭配山楂水促进胃酸分泌。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贫血。
肾病贫血需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类风湿患者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肠道隐性出血。肿瘤相关贫血应优先治疗原发病,输血指征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
日常推荐猪肝枸杞粥、黑芝麻核桃粉等食疗方,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改善血液循环。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饮茶间隔餐食1小时避免鞣酸影响吸收。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稳定后仍需维持补铁3个月储存体内铁库。合并心慌气促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严重贫血可能诱发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