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臀比是衡量脂肪分布的重要指标,能有效评估内脏脂肪堆积程度和健康风险。腰臀比偏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概率,偏低则可能反映肌肉量不足或营养不良。
腰臀比通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计算,男性超过0.9、女性超过0.85属于偏高范围。内脏脂肪过多会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功能,导致代谢紊乱。长期高腰臀比可能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增加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风险。腰臀比偏低常见于肌肉萎缩或蛋白质摄入不足人群,可能伴随骨质疏松和免疫力下降。
测量时应保持自然站立,用软尺在肚脐水平测量腰围,臀部最宽处测量臀围。改善腰臀比需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动作能增强核心肌群。饮食上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避免久坐和过量饮酒。定期监测腰臀比变化比单纯关注体重更能反映健康状态。
建议将腰臀比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尤其对于腹型肥胖人群。若数值持续异常,需排查激素水平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潜在疾病。健康腰臀比的维持需要长期生活方式调整,而非短期节食或局部减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