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慢性疼痛、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和继发性骨质疏松。这些后遗症通常由骨折愈合不良、椎体高度丢失、脊髓受压、肌肉萎缩和骨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慢性疼痛:
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骨痂或关节退变,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导致持续性钝痛。疼痛多集中在伤椎周围,久坐、负重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可通过热敷、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缓解,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2、脊柱畸形:
椎体压缩超过30%易引发驼背畸形,改变脊柱生物力学结构。畸形可能压迫胸腔脏器,伴随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穿戴支具可矫正轻度畸形,严重者需行椎体成形术或后路矫形内固定术。
3、神经功能障碍:
骨折碎片移位或椎管狭窄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失禁。需通过MRI评估压迫程度,轻度症状可营养神经治疗,严重压迫需手术减压。
4、活动受限:
因疼痛保护机制和脊柱稳定性下降,患者常出现躯干旋转、弯腰等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应分阶段进行,早期以呼吸训练为主,后期逐步加入核心肌群强化练习。
5、继发骨质疏松:
长期制动加速骨量流失,骨折椎体相邻节段易发生再骨折。需定期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量,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应保证每日1000毫克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睡眠时使用中等硬度床垫,避免脊柱过度弯曲;每3个月复查脊柱X线监测愈合情况,出现新发疼痛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康复期可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愈合,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