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
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主要有髓内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及钢板螺钉固定五种。
1、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固定通过股骨髓腔内植入金属钉实现骨折端稳定,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粉碎性骨折。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力学强度高的特点,术后可早期负重。需注意术中需精准定位防止旋转畸形,术后需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
2、动力髋螺钉固定:
动力髋螺钉系统通过滑动加压机制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稳定型骨折。手术需在透视下精确置入拉力螺钉,术后允许患肢部分负重。该方式对骨质疏松患者固定效果较好,但存在螺钉切出风险需定期复查。
3、外固定支架固定: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全身状况差的患者,通过体外支架连接骨折两端。该方式创伤最小但稳定性较差,需严格针道护理预防感染。通常作为临时固定或最终治疗的选择。
4、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多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骨折累及关节面的高龄患者,可立即恢复关节功能。手术需根据骨质条件选择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假体,术后需预防假体脱位和深静脉血栓。
5、钢板螺钉固定:
钢板螺钉固定通过解剖型钢板贴合骨面实现稳定,适用于骨折线较简单的患者。术中需充分显露骨折端进行复位,术后需避免早期完全负重。该方式对软组织剥离范围较大,可能影响血供。
术后康复需分阶段进行,早期以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2周后逐步增加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应保证每日1500毫克钙质和800单位维生素D摄入,推荐牛奶、深绿色蔬菜及海鱼。3个月内使用助行器避免完全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睡眠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坐立时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康复期间需监测下肢肿胀程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