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靶向治疗、化疗、免疫调节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通常由基因突变、骨髓微环境异常、免疫功能紊乱、慢性炎症刺激、电离辐射暴露等原因引起。
1、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实现精准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可阻断异常蛋白降解,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能调节骨髓微环境,单克隆抗体达雷妥尤单抗靶向CD38抗原。靶向治疗需持续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
2、化疗方案:
传统化疗药物环磷酰胺联合地塞米松构成基础方案,适用于老年或体能状态较差患者。含蒽环类药物的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可快速降低肿瘤负荷。化疗期间需预防性使用抗呕吐药物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免疫调节:
沙利度胺衍生物泊马度胺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和调节免疫微环境发挥作用。CAR-T细胞疗法针对BCMA抗原的伊基仑赛注射液已应用于复发难治病例。免疫治疗需警惕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
4、移植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65岁以下且脏器功能良好患者,预处理方案多采用大剂量马法兰。异基因移植存在移植物抗骨髓瘤效应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移植后需长期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感染。
5、支持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可预防病理性骨折,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症状。疼痛管理需阶梯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和吗啡制剂。定期输注免疫球蛋白降低感染风险。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保证每日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适当进行抗阻力训练维持肌肉量。每周3次30分钟步行锻炼改善心肺功能,避免高钙饮食及脱水状态。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清M蛋白和游离轻链水平,每3个月进行全身骨显像评估骨病变进展。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肾功能异常或反复感染时应及时血液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