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调节剂、化疗、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与浆细胞异常增殖、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慢性炎症刺激、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1、靶向治疗: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单克隆抗体达雷妥尤单抗是核心方案,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治疗期间需监测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抑制NF-κB通路有关,常伴随骨痛或肾功能异常。
2、免疫调节剂:
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等药物可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血管生成。此类治疗易引发静脉血栓,需联合抗凝管理。疾病进展往往与CD38等表面抗原表达相关,典型表现为贫血加重或高钙血症。
3、化疗方案:
传统方案如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仍用于部分患者,新型药物塞利尼索可特异性阻断核输出蛋白。化疗耐药多与TP53基因突变相关,常见血小板减少或反复感染等并发症。
4、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65岁以下患者,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含大剂量马法兰。移植后复发风险与染色体异常如del17p显著相关,需警惕移植物抗宿主病或间质性肺炎。
5、支持治疗:
双膦酸盐唑来膦酸预防骨事件,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疼痛管理需阶梯用药,合并肾功能损害时需调整靶向药物剂量。
日常需保证每日1500ml水分摄入,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配合适度抗阻运动。监测24小时尿蛋白及血钙水平,避免剧烈活动预防病理性骨折。治疗期间每2月复查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出现不明发热或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维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风险,疫苗接种建议选择灭活制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