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高血压饮食禁忌:少吃黄豆酱

发布时间: 2023-11-13 05: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的黄豆酱不仅营养丰富,在医药方面应用历史也很悠久,唐代苏敬把它列入了。中医认为黄豆酱性味咸寒,归脾胃肾经,可以补中益气、开胃健脾、消食去腻。虽然黄豆酱的营养丰富,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高血压患者就要少吃黄豆酱。

大病初愈的人肠胃功能不佳、食欲也不好,吃点黄豆酱烹调的菜肴可以补脾胃、助消化,不妨做个酱炒鸡蛋。先将搅打均匀的蛋液倒入油锅里炒至八分熟,然后把葱花倒入锅中,随后加入用水稀释好的黄豆酱翻炒,等菜中水分烧干即可出锅。

黄豆酱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适合那些胃口不太好、吃东西没味的老年人食用。这类人往往是湿困脾胃,还伴有腹中胀满、肢体困重、运动功能减弱、容易积食等症状;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就是老年人味蕾退化、食不知味。现代研究发现黄豆酱含有丰富的磷脂、胆碱,有健脑作用,还能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用黄豆酱代替盐与酱油用来烧鱼、炖肉,既减少盐的用量,又味美不油腻。

黄豆酱还能外用,炒菜、烧开水时的轻微烫伤,只要没有皮肤破溃,就可以涂抹黄豆酱解决。比如手让开水烫出泡了,局部用冷水充分降温后,涂点黄豆酱能起到止痛消肿的作用,可以加快皮肤新陈代谢,促进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黄豆酱含盐量较高,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应少食;对豆类过敏的人要慎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高血压的饮食和禁忌
高血压的饮食和禁忌
高血压患者需遵循低盐、高钾、高纤维的饮食原则,禁忌高钠、高脂及刺激性食物。主要控制措施包括限制每日盐分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比例、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保持规律进餐习惯。1、限盐控钠: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详细]
2025-06-18 14:55
高血压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高血压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增加钾、钙、膳食纤维摄入。1、限盐控钠:钠盐过量直接升高血压,每日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加工食品如火腿肠、罐头含隐形盐较高。烹饪时用限盐勺,以醋、柠檬汁替代部分盐...[详细]
2025-05-16 09:40
高血压人的饮食与禁忌
高血压人的饮食与禁忌
高血压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高钾的饮食原则,主要控制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1、限钠补钾: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建议多食用香蕉、菠菜、紫菜等...[详细]
2025-06-03 08:06
高血压饮食原则和禁忌
高血压饮食原则和禁忌
高血压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均衡营养的饮食原则,主要控制钠摄入、增加钾钙补充、限制酒精和饱和脂肪。饮食禁忌包括高盐食品、腌制加工品、动物内脏及含糖饮料等。1、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应低于5克,避免酱油、味精等高钠调味品。过量钠会导致水...[详细]
2025-06-03 08:08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禁忌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禁忌
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限制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饮品。饮食禁忌主要包括腌制食品、动物内脏、甜点蛋糕、浓茶咖啡以及加工肉制品。1、高盐食物: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咸菜、腊肉、酱油等高盐食物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血...[详细]
2025-06-03 08:11
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饮食禁忌主要涉及特定健康状况下的食物限制,常见禁忌包括高尿酸者忌海鲜啤酒、糖尿病患者忌高糖食品、高血压患者忌高盐食物、胃病患者忌辛辣刺激、过敏体质者忌致敏原食物。1、高尿酸禁忌: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动物内脏如...[详细]
2025-06-25 14:17
高血压吃什么好?高血压饮食禁忌有哪些?
高血压吃什么好?高血压饮食禁忌有哪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能吃好喝好,但是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威胁人们的健康,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于有高血压的人,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高血压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吧。一、时刻保持轻微饥饿感有高血压的朋友,在...[详细]
2024-01-06 09:15
春季饮食 少吃辛辣要保暖
春季饮食 少吃辛辣要保暖
春季天气回暖,气候干燥,容易上火,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上女性最好少吃辛辣要保暖,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一下吧。防寒:仍需穿棉衣物保暖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在清远,这个时节还是非常寒冷,而刚刚过去的春节,清远地区也...[详细]
2023-11-15 05:22
饮食禁忌要了解哪些
饮食禁忌要了解哪些
两性健康中的饮食禁忌主要涉及影响生殖功能、激素平衡及慢性病管理的食物,常见禁忌包括高糖高脂饮食、酒精摄入过量、咖啡因依赖、生冷食物刺激以及部分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1、高糖高脂: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男性可能引发...[详细]
2025-06-11 11:53
女性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女性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女性饮食禁忌主要涉及经期、孕期、哺乳期及日常健康维护,需避免生冷辛辣、高糖高脂、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过敏源和药物相互作用。1.经期禁忌:月经期间应避免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可能加重痛经或导致经血不畅。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详细]
2025-05-21 14:20
什么茶增强记忆力
什么茶增强记忆力
适量饮用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草本茶等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如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等能促进大脑功能,改善认知能力。1、绿茶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绿茶中的茶氨酸可调节神经递...[详细]
2025-09-12 17:00
男人正确的补肾壮阳的方法
男人正确的补肾壮阳的方法
男性补肾壮阳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改善作息、中医调理、药物干预等方式实现。肾虚可能由过度劳累、年龄增长、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畏寒等症状。1、调整饮食适量食用羊肉、韭菜、黑芝麻等温补类食物有助于改善肾...[详细]
2025-09-12 16:22
左侧睾丸有点隐隐的痛去什么科
左侧睾丸有点隐隐的痛去什么科
左侧睾丸隐痛建议优先就诊泌尿外科或男科,可能与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睾丸扭转或外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体格检查、超声等明确病因。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是处理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规科室,可排查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医生会通过触...[详细]
2025-09-12 15:44
桃仁活血生吃还是熟吃
桃仁活血生吃还是熟吃
桃仁活血生吃或熟吃均可,但熟吃更安全且效果更佳。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等功效,生吃可能引起轻微毒性反应,熟制后毒性降低且更易吸收。桃仁的食用方式主要有直接煎煮、研磨入药膳、配伍中药材等。生桃仁含有少量苦杏仁苷,直接食用可能刺激胃肠...[详细]
2025-09-12 15:06
长期喝花茶的好处
长期喝花茶的好处
长期适量饮用花茶有助于美容养颜、调节情绪、改善消化功能等。花茶是以花卉为原料制成的天然饮品,不同种类的花茶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1、美容养颜玫瑰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黑色素沉淀,帮助淡化色斑。菊花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详细]
2025-09-12 14:28
猪腰子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吗
猪腰子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吗
猪腰子有一定的补肾作用,但对壮阳效果有限。猪腰子富含蛋白质、锌、铁等营养素,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但现代医学尚无直接证据表明其能显著改善性功能。猪腰子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其中锌元素对男性生殖系统健康有一定帮助。中...[详细]
2025-09-12 13:50
治早射吃什么药效果好复禾健康
治疗早泄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伊木萨克片、锁阳固精丸等药物。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前列腺炎、龟头敏感度过高等原因有关,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一、盐酸达泊西汀片盐酸达泊西汀片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详细]
2025-09-12 13:12
女性每天拉腿筋的好处
女性每天拉腿筋的好处
女性每天拉腿筋有助于增强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并预防运动损伤。主要有促进关节灵活度、缓解肌肉紧张、提升运动表现、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改善体态等作用。1、促进关节灵活度规律的腿筋拉伸能增加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尤其适合久坐人群。通过牵拉大...[详细]
2025-09-12 12:34
炎症会影响月经吗
炎症会影响月经吗
炎症可能会影响月经,具体需根据炎症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断。妇科炎症如盆腔炎、阴道炎等可能直接干扰月经周期,而其他部位炎症也可能通过免疫反应间接导致月经紊乱。妇科炎症是导致月经异常的常见原因。盆腔炎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充血或粘连,表现为经期延长...[详细]
2025-09-12 11:56
要孩子之前男方用吃叶酸么
男性在备孕期间通常需要补充叶酸,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和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叶酸缺乏可能与精子DNA碎片率升高、精子活力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受孕概率下降、胚胎发育异常等症状。备孕男性可通过均衡饮食、服用叶酸补充剂等方式改善。备孕...[详细]
2025-09-12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