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恢复需关注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活动限制、感染预防和心理调适五个核心环节。
手术切口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沾水,使用医用腹带减少张力。术后7-10天拆线前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红肿渗液情况。哺乳时可用枕头保护腹部,选择高腰纯棉内裤减少摩擦。
按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冰敷切口周围缓解肿胀。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牵拉痛。避免过早使用收腹带,术后6周内禁止提重物超过3公斤。
术后6小时开始翻身预防血栓,24小时后尝试床旁站立。循序渐进增加步行量,两周内避免爬楼梯或久坐。如出现头晕心悸立即平卧,使用便盆减少如厕蹲起次数。
体温超过38℃需排查子宫或切口感染,恶露异常及时做细菌培养。每日更换产褥垫,如厕后从前向后清洁。抗生素静脉滴注需足疗程,禁止盆浴至少42天。
产后抑郁筛查得分≥10分需心理干预,参加母婴护理课程缓解焦虑。与伴侣分担夜间喂养,记录宝宝成长转移注意力。乳头皲裂时可暂用吸奶器,泌乳不足补充卵磷脂。
饮食宜分阶段调理:术后6小时流质饮食如米汤,排气后过渡到瘦肉粥、蒸蛋等低渣食物,2周后增加鲫鱼汤、红小豆等补血食材。康复训练从产后呼吸操开始,6周后逐步进行凯格尔运动,每天散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注意观察宫缩痛与恶露量变化,42天复查需评估盆底肌恢复情况。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哺乳期继续补充复合维生素。出现发热、伤口渗血或情绪持续低落应立即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