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活动恢复、饮食营养和心理调适。
术后伤口感染风险较高,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观察红肿渗液情况,术后7-10天可淋浴但避免揉搓伤口。医用疤痕贴可预防增生,如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就医。保持伤口干燥透气,选择高腰纯棉内裤减少摩擦。
按医嘱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使用哺乳枕减轻腹部压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术后48小时内冰敷可缓解肿胀,束腹带需每天松开4-6小时。若出现针刺样疼痛伴发热,警惕神经损伤或感染。
术后6小时开始翻身预防血栓,24小时后尝试床旁站立。第二周可短距离行走,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凯格尔运动从产后3天开始,每天3组每组10次。六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开车需待伤口完全愈合。
术后6小时流食,排气后转为半流质。多摄入高铁食物如猪肝、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鲫鱼豆腐汤利于伤口愈合,每天饮水2000ml预防便秘。忌食产气食物如豆类,哺乳期需增加500大卡热量。
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顺产高37%,家人应协助夜间哺乳。记录情绪变化量表,每周与伴侣深度沟通1次。参加产妇互助小组,正念呼吸练习每天10分钟。如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需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剖腹产恢复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每天补充60g蛋白质。温和运动从产后瑜伽开始,避免卷腹类动作。哺乳时采用橄榄球式抱姿减轻腹部压力,使用乳霜预防乳头皲裂。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术后42天进行全面体检评估盆底功能。注意观察恶露变化,鲜红色出血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就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