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盆腔疼痛、排尿异常及全身症状。
非经期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血是典型表现,多因肿瘤侵蚀血管导致。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需高度警惕。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早期可行宫颈锥切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晚期需结合放疗如体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和化疗顺铂、紫杉醇等方案。
白带增多伴恶臭,可能呈血性或米泔水样,与癌组织坏死感染有关。需通过HPV检测和活检确诊。局部治疗包括阴道冲洗聚维酮碘溶液、抗感染甲硝唑栓;全身治疗需同步放化疗,必要时使用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
肿瘤压迫神经或侵犯宫旁组织引发持续性钝痛,晚期可放射至腰骶部。镇痛采用三阶梯方案:非甾体药布洛芬、弱阿片类曲马多、强阿片类吗啡缓释片。介入治疗如神经阻滞术可缓解顽固性疼痛。
肿瘤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痛甚至血尿,需与尿路感染鉴别。膀胱镜检查明确是否侵犯,轻度可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重度需留置导尿。根治性手术可能需切除部分膀胱壁。
晚期出现贫血血红蛋白<80g/L需输血、消瘦体重下降>10%需营养支持、下肢水肿淋巴回流受阻。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姑息治疗可改善生存质量。
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鱼肉、鸡蛋,补充含铁食物动物肝脏改善贫血;避免久坐以预防淋巴水肿,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散步30分钟/日;治疗后定期随访前2年每3个月TCT+HPV检测,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水清洗,性生活使用避孕套降低HPV交叉感染风险。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筛查21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