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该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扭转外力、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骨骼病变等原因引起。
1、石膏固定:
稳定性骨折首选石膏固定4-6周,通过限制足部活动促进骨痂形成。固定期间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负重行走,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石膏松动或肢体肿胀加剧需及时就医调整。
2、支具保护:
轻度移位骨折可选用可拆卸步行支具,在保护骨折端的同时允许踝关节活动。支具需全天佩戴直至影像学显示骨愈合,拆除后逐步过渡到硬底鞋保护,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缓解症状。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严重者需应用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应进行渐进式康复,初期以踝泵运动、毛巾牵拉等被动活动为主,中期加入平衡垫训练增强本体感觉,后期通过提踵练习恢复小腿三头肌力量。全程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训练过度。
5、手术治疗:
严重移位骨折或合并关节面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空心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2周拆线后开始非负重活动,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负重。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以促进骨痂形成。康复阶段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避免跳跃和急停动作。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定期复查监测骨愈合进度,完全康复通常需要3-6个月时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