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压缩性骨折症状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及神经压迫症状。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急性期疼痛、慢性功能障碍、进行性畸形三个阶段。
1、局部疼痛:
骨折部位出现突发性剧痛,疼痛在站立或负重时加重,平卧时减轻。胸腰段脊椎T12-L2为高发区域,疼痛可向肋间或腹部放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可能逐渐加重,易被误认为腰肌劳损。
2、活动受限:
脊椎稳定性下降导致翻身、起坐困难,严重时无法直立行走。椎体前柱压缩超过50%会出现明显活动障碍,患者常保持被动体位以减轻疼痛,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身高变矮:
单个椎体压缩可使身高降低1-2厘米,多发骨折可致累计身高缩减超过10厘米。椎体呈楔形或双凹形改变,椎间隙相对增宽。骨质疏松患者常见进行性身高下降,每年超过3厘米需警惕新发骨折。
4、驼背畸形:
胸椎多发骨折导致脊柱后凸加重,形成"驼背"体征。畸形程度与骨折椎体数量相关,严重者出现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前凸代偿性增加可能引发继发性下腰痛。
5、神经压迫:
骨折块后移或血肿压迫可导致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急性神经损伤多发生于爆裂性骨折,迟发性症状常见于骨折不愈合导致的脊柱不稳定。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患者需避免弯腰搬重物,建议睡硬板床并在腰部垫薄枕。日常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CT或MRI明确骨折程度。骨质疏松患者需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降低再骨折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骨不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骨不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骨不连在临床上称为骨折不愈合,一般在骨折1年半以后,骨折处没有明显愈合称为骨不连。骨不连的原因主要包括:1、年龄因素: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发生骨不...




小婴儿“背部长水瘤”先天性腰骶椎脊膜膨出治疗
小卫卫出生数日,本该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却因腰背部长了一个巨大的“水瘤”遭受遗弃,幸而被福利院收...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