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需结合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中药调理、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进行综合管理。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多西环素针对衣原体、甲硝唑对抗厌氧菌及头孢曲松广谱抗菌。疗程通常持续14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盆腔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推荐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配合下腹部热敷40℃左右,每日20分钟能缓解坠胀疼痛。
湿热瘀阻型可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者适合归脾汤。临床常用中成药包括妇炎康片清热解毒、金刚藤胶囊活血化瘀。中药灌肠如红藤汤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病灶,效果显著。
宫腔粘连需行宫腔镜分离术,黏膜下肌瘤选择电切术,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后配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如补佳乐+黄体酮促进内膜修复,预防复发性粘连。
反复发作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可口服匹多莫德增强免疫力。维生素E每日400IU联合硒制剂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饮食建议增加三文鱼富含ω-3抗炎、紫甘蓝硫苷类物质抑菌和蔓越莓预防尿路逆行感染;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瑜伽蝴蝶式促进盆腔淋巴回流。经期使用纯棉卫生巾并2小时更换,避免盆浴和游泳。长期未孕患者建议监测基础体温,把握排卵期减少宫腔操作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