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需综合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中药调理、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方案包括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单用或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疗程通常14天。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延长至3-6周,盆腔粘连严重时需静脉给药。
慢性炎症导致盆腔血液循环障碍,可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10次;红外线照射下腹部改善局部代谢,或子宫腔药物灌注直接将抗生素送达病灶。物理治疗需避开经期,配合药物效果更佳。
湿热瘀结型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气滞血瘀型选少腹逐瘀汤,脾肾两虚型服用完带汤。中药灌肠方如红藤汤保留灌肠,经期停用。中成药金刚藤胶囊、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取活检明确诊断;严重宫腔粘连需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并放置节育环;合并输卵管积水可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或切除术。术后需配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
慢性炎症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力,皮下注射胸腺肽增强细胞免疫。维生素E联合硒制剂改善卵巢功能,子宫内膜薄者添加生长激素治疗。定期检测CD4+/CD8+比值评估免疫状态。
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使用纯棉透气内裤。每年妇科检查包括HPV和TCT筛查,持续异常出血需行诊断性刮宫。建立月经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心理压力过大时进行正念减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