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通常无法自愈,需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中药调理、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综合干预。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多西环素可对抗衣原体感染,甲硝唑针对厌氧菌,头孢曲松适用于淋球菌。疗程需持续14天以上,避免反复发作。治疗期间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病原体清除。
盆腔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短波透热疗法每日20分钟。中药灌肠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常用红藤汤保留灌肠。子宫局部热敷能缓解下腹坠胀感,建议40℃热盐袋每日外敷30分钟。
湿热瘀阻型可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血瘀型推荐少腹逐瘀汤。中成药妇科千金片含千斤拔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经期停用避免出血增多。
宫腔粘连需行宫腔镜分离术,术后放置节育环防再粘连。子宫内膜息肉超过1cm建议电切术,肌瘤压迫者可选择肌瘤剔除。严重病例需子宫内膜切除术,但会丧失生育功能。
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减少病原体上行感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蝴蝶式,增强盆底肌张力。控制血糖可降低感染风险。
饮食建议增加深海鱼、亚麻籽等抗炎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饮食。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游泳每周2-3次增强抵抗力。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复查阴道超声,长期未愈可能引发输卵管堵塞或不孕,备孕女性建议治疗结束后行输卵管造影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