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压力或药物影响有关,调整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善、中医调理和手术治疗。
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过多,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妈富隆可调节周期,黄体酮胶囊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者,严重者需注射GnRH类药物抑制卵巢功能。
子宫肌瘤或腺肌症引起的月经过多,可选用米非司酮缩小肌瘤,宫腔镜切除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消融术适合无生育需求者。血液病患者需补充铁剂或凝血因子。
缺铁性贫血会加重出血症状,每日摄入50g动物肝脏、10颗红枣或15mg铁补充剂。维生素K丰富的羽衣甘蓝、菠菜每天200g可辅助凝血,避免经期饮酒影响血小板功能。
持续熬夜会扰乱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保证23点前入睡。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薰衣草精油香薰能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血热型可用生地12g+丹皮10g煎服,血瘀型推荐益母草颗粒,脾虚者服用归脾丸。艾灸三阴交、血海穴每周3次,每次15分钟。经前一周开始饮用藏红花茶每日3根。
经期每日饮用红糖姜茶300ml温暖子宫,选择夜用420mm卫生棉配合月经杯防侧漏。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出血量,单次超过80ml或持续7天以上需妇科超声检查。保持每天30g优质蛋白摄入,经后一周多吃牡蛎、黑芝麻补充流失营养,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血管收缩。适度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盆底肌张力,但经期禁止倒立或负重运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