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月经量少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推荐增加铁元素、植物雌激素、维生素E、优质蛋白及温补类食物的摄入。
月经量减少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相关,动物肝脏、红肉牛肉、羊肉、菠菜等富含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吸收。每周食用2-3次猪肝每次50g或每日100g瘦牛肉可改善血红蛋白合成。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豆浆每日300ml、亚麻籽粉10g/天、鹰嘴豆等含大豆异黄酮和木酚素,能双向调节激素水平。注意乳腺疾病患者需控制豆制品摄入量。
维生素E能保护卵巢功能,杏仁每日15粒、葵花籽油20ml/天、鳄梨中的生育酚可延缓卵泡损耗。核桃仁与黑芝麻按1:1比例打粉,早晚各一勺冲服有助于改善卵巢血流。
三文鱼、牡蛎、鸡蛋提供的优质蛋白是合成性激素的原料,推荐每周3次深海鱼每次150g,牡蛎含锌量高每日2-3只,水煮蛋保留更多营养素。乳清蛋白粉20g/天可作为加餐补充。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型月经量少适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每周1次、枸杞桂圆红枣茶每日1杯、红糖姜茶经期饮用。阿胶糕每日5g搭配黄酒蒸化,适合冬季进补调理胞宫。
建议同步进行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生冷饮食刺激子宫。若调整饮食3个月仍无改善,需排查宫腔粘连、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卵巢早衰等病理因素。日常可饮用藏红花3根/次泡水,搭配足三里穴位按摩,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寒凉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