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男性健康 > 男性生活常识 > 正文

慢性肾病5期是晚期吗?

发布时间: 2025-05-06 13: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性肾病5期是晚期,通常表现为肾功能严重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1、定义:

慢性肾病5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²,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此时,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毒素积累和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一阶段是慢性肾病的终末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生命。

2、原因:

慢性肾病5期的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多囊肾病等。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长期的高血糖和高血压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病也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其他因素如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反复尿路感染、肾动脉狭窄等也可能加速肾功能的衰退。

3、治疗:

慢性肾病5期的治疗主要包括透析和肾移植。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腹膜透析则利用腹膜作为过滤膜。肾移植是更彻底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匹配的供体和长期免疫抑制治疗。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降压药、磷结合剂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并发症。

4、饮食:

慢性肾病5期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减少蛋白质、钠、磷和钾的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低钠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避免腌制食品和高盐调味品。限制高磷食物如乳制品、坚果、豆类,防止高磷血症。低钾饮食如避免香蕉、橙子、土豆等,预防高钾血症。

5、护理:

慢性肾病5期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患者可能面临焦虑和抑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和皮肤感染。

慢性肾病5期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选择低蛋白、低钠、低磷、低钾的食物,同时结合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支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慢性肾病5期是晚期吗会传染不
慢性肾病5期是晚期吗会传染不
慢性肾病5期属于终末期肾衰竭,不具有传染性,治疗需透析或肾移植。疾病进展与遗传、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疾病、长期药物损伤等因素相关。1、疾病定义:慢性肾病5期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肾脏功能丧失90%以上,需依赖替代治疗。...[详细]
2025-05-06 12:57
豆豉治疗慢性肾病有效吗
豆豉治疗慢性肾病有效吗
豆豉是以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物,在中医里被称作豉子,具有疏风解表、健脾和胃的功效,可辅助缓解慢性肾病导致的部分症状,但不能代替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慢性肾病在中医里被称为肾病风,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治...[详细]
2023-11-13 15:02
慢性肾病最严重是几期
慢性肾病最严重是几期
慢性肾病最严重为第五期尿毒症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分期依据肾小球滤过率从1期到5期逐渐恶化。1、分期标准:慢性肾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五期,1期GFR≥90ml/min为肾功能正常但伴肾脏损伤,5期GFR<15ml/...[详细]
2025-05-02 10:47
淀粉性肾病晚期痛苦吗
淀粉性肾病晚期痛苦吗
淀粉性肾病晚期的患者比较痛苦,因为淀粉性肾病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可能会出现水肿、疼痛、瘙痒、低钙血症、心力衰竭等症状,还可能会引起感染。1、水肿:淀粉性肾病晚期患者,由于蛋白尿比较多,会导致低蛋白血症,还可能会出...[详细]
2023-11-15 07:33
2025-10-01 18:24
淀粉性慢性肾病治疗
淀粉性慢性肾病治疗
淀粉性慢性肾病,即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其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1、一般治疗:患者应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同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等...[详细]
2023-11-13 13:17
豆豉治疗慢性肾病用量多少
豆豉治疗慢性肾病用量多少
豆豉是以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祛风解表、健脾除湿等功效,目前临床上没有权威资料对豆豉治疗慢性肾病具体用量多少的说明,不同地区、医院和患者有一定差异,用量也存在差异,需要以检查结果和医生建议为准。1、豆豉保存方式...[详细]
2023-11-15 10:11
独角莲治疗慢性肾病
独角莲治疗慢性肾病
独角莲中药名为独角莲,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导致的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从中医角度讲,独角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独角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生物碱、脂肪酸、膳食纤维以及钾、钙、镁等矿物质,可以补...[详细]
2023-11-15 15:54
独角莲治疗慢性肾病有效吗
独角莲治疗慢性肾病有效吗
独角莲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从中医角度而言,独角莲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淋证、水肿等病症。1、清热解毒:独角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热毒,缓解患...[详细]
2023-11-16 09:33
对慢性肾病好的食物
对慢性肾病好的食物
慢性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以及高血压等症状。由于慢性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饮食控制较为重要,但并无对慢性肾病好的食物,主要原则是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水肿加重和高血压的发生。1、低蛋白饮...[详细]
2023-11-13 15:27
胸位高好还是胸位低好
胸位高低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需根据个人体型、穿衣需求和健康状态综合判断。胸位较高可能更适合展现锁骨线条,胸位较低则可能更有利于支撑稳定性。胸位较高时,锁骨与肩颈线条更易凸显,适合搭配V领或一字领服装,能修饰颈部比例。部分内衣设计对高胸...[详细]
2025-10-01 07:31
胸为什么特别的软
胸部特别软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脂肪组织比例高、乳腺发育特点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若伴随红肿、疼痛或异常肿块则需警惕乳腺疾病。女性乳房主要由脂肪和乳腺组织构成,脂肪占比高时触感会更柔软。青春期或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乳腺导管扩张...[详细]
2025-10-01 06:53
胸为什么会越来越小
胸部变小可能与体重下降、激素变化、哺乳后乳腺萎缩、年龄增长或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具体原因。1、体重下降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当体重快速下降时,脂肪细胞体积缩小会导致乳房缩水。过度节食或运动消耗脂肪时,可能先减...[详细]
2025-10-01 06:15
胸外扩有什么危害
胸外扩可能影响体态美观和心理健康,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功能受限或脊柱侧弯。胸外扩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不良姿势或肌肉力量失衡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矫正措施。轻度胸外扩主要表现为肋骨外翻或胸骨轻微突出,可能影响穿衣效果和自信心。长期未矫正...[详细]
2025-10-01 05:37
胸外扩是什么样子
胸外扩通常表现为两侧乳房向腋窝方向分散,乳房间距明显增宽,可能伴随乳房下垂或胸型松弛。胸外扩可能与先天发育、哺乳后韧带松弛、不良体态等因素有关。胸外扩的典型特征是乳房间距超过正常范围,站立时乳头朝向外侧而非正前方。部分人群可能因乳房体...[详细]
2025-10-01 05:00
胸外扩会有什么影响
胸外扩可能影响体态美观和心肺功能,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不畅或肩颈疼痛。胸外扩通常由不良姿势、先天发育异常或肌肉力量失衡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矫正措施。长期胸外扩可能导致脊柱侧弯或胸廓变形,影响正常呼吸运动。部分患者会出现肩胛骨突出、圆...[详细]
2025-09-30 17:00
胸外扩和正常胸对比
胸外扩与正常胸的主要区别在于乳头间距和乳房形态。正常胸的乳头间距通常与胸骨宽度相近,乳房呈自然对称分布;胸外扩则表现为乳头间距明显增宽,乳房向腋下方向分散,可能伴随乳房下垂或形态松弛。正常胸的乳房位置居中,两侧对称度较高,乳房间距与个...[详细]
2025-09-30 16:22
胸外扩还能调整回来吗
胸外扩通常可以调整回来,具体效果与年龄、骨骼发育程度及矫正方法有关。胸外扩多由不良体态、先天因素或肌肉失衡导致,可通过针对性训练、穿戴矫正器具及专业医疗干预改善。轻度胸外扩可通过日常姿势调整和运动矫正。保持抬头挺胸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含...[详细]
2025-09-30 15:44
胸外扩对身体有影响吗
胸外扩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但可能因体态问题引发肩颈酸痛或影响呼吸功能。胸外扩主要指肋骨向外突出形成的胸廓形态异常,多数属于先天性骨骼发育问题。轻度胸外扩通常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胸廓外观异常。部分人群可能因肋骨外扩导致胸肌拉伸无力...[详细]
2025-09-30 15:06
胸突然好软怎么回事
乳房突然变软可能由激素波动、哺乳期变化、体重下降、乳腺增生或乳腺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具体原因。1、激素波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乳房组织密度改变。排卵期后黄体期孕激素升高可能使乳房胀硬,而月经来潮前激素骤降...[详细]
2025-09-30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