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减少可能由卵巢功能衰退、子宫内膜损伤、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年龄增长或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会导致雌激素分泌下降,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后可采取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等药物联合使用,辅以黑豆、蜂王浆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调理。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粘连手术史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粘连可行宫腔镜分离术,术后使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促进内膜修复,严重者需考虑干细胞移植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抗苗勒管激素等指标,甲减患者补充优甲乐,多囊患者可服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长期焦虑抑郁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影响月经。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效果显著,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瑜伽锻炼。
过度节食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影响造血功能。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需补充琥珀酸亚铁,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日常增加牛肉、菠菜、动物肝脏摄入,保持BMI指数在18.5-23.9之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经期注意腹部保暖,每日摄入不少于50g优质蛋白,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突然出现的月经量减少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头痛、视力变化需立即排查垂体瘤等器质性疾病,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