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瘙痒症主要由皮肤干燥、激素变化、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及神经功能退化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治疗、疾病管理、调整生活习惯和就医排查缓解。
老年人皮脂腺萎缩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水分流失加速。日常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频繁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严重时可短期外用弱效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
性激素水平下降影响皮肤代谢,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尤为明显。针对性补充雌激素需医生指导,局部涂抹维生素E乳或橄榄油可改善皮肤弹性,大豆异黄酮食物如豆浆可辅助调节。
糖尿病、尿毒症等引发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控制原发病是关键,糖尿病患者需维持血糖<7mmol/L,肾病患者进行规律透析。瘙痒剧烈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降压药、降脂药等可能引发药物性瘙痒。记录用药与症状关联,咨询医生调整方案。阿司匹林替代性治疗高血压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多塞平乳膏缓解局部症状。
年龄增长导致感觉神经异常放电。口服加巴喷丁调节神经传导,配合针灸足三里穴位。避免穿化纤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夜间戴棉质手套防止抓挠损伤。
日常饮食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和亚麻籽油,补充维生素A、D促进皮肤修复。适度进行太极或散步改善血液循环,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水分。床品每周用60℃热水清洗杀灭螨虫,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持续性瘙痒伴随皮疹、溃烂需排查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