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属于常见生理现象,主要与雌激素下降、钙吸收减少、骨代谢失衡、运动不足、营养缺乏等因素相关。
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骤降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量加速流失。激素替代疗法如雌二醇贴片、替勃龙片、结合雌激素可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心血管风险。
肠道钙吸收效率随年龄增长降低,每日钙需求增至1200mg。建议通过牛奶、奶酪、芝麻等食物补充,搭配维生素D3如骨化三醇胶丸促进吸收,严重缺钙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失调引发骨微结构破坏。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能抑制骨吸收,需配合血清钙监测,避免低钙血症。
长期缺乏负重运动加速骨质流失。推荐每日30分钟快走、太极拳或抗阻训练深蹲、弹力带练习,游泳虽有益心肺但对骨密度提升效果有限。
蛋白质、镁、维生素K摄入不足影响骨胶原合成。膳食应增加三文鱼、菠菜、坚果摄入,必要时补充胶原蛋白肽粉剂每日5-10g。
更年期女性需建立持续性骨骼健康管理方案,每日保证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每周进行3次以上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饮酒。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建议每年1次DXA扫描,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椎体成形术。注意居家防跌倒措施,如浴室安装扶手、穿防滑鞋,夜间保持走廊照明。骨质疏松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弹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