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拔火罐后皮肤出现这种颜色可能是体内有了湿气

发布时间: 2024-03-21 12:2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养生学大行其道,带动了拔罐这种古老中医疗法的流行。不仅深受传统中医影响的老一辈人,从小接触外来文化输入的新一代也对其十分热衷。人们所以如此一是为了消除身体不适、缓解压力,二来是为了增强体质,防治未病。

而每次拔罐后身体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圆形印痕,中医称之为罐斑。一般的人们理想中的拔罐过后的罐斑是这样的,颜色浅、光滑而有弹性,在拔完罐后短时间内消失,是身体健康无恙的标志,但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每个人身上都难免有一些小病,所以出现一些异样颜色,那么这些颜色都暗示着什么呢?

1.紫黑色

拔罐后两种情况下会出现先紫黑色罐斑。其一,供血不足或行径不畅引起,多半可能是身体气血瘀滞,心脏供血不足或女性痛经期都可能出现这种颜色的罐斑。其二,拔罐部位若是受寒较重,拔罐后也可能出现这种颜色的罐斑。若在偶然走罐时大面积出现,则暗示受寒涉及范围扩大。

2.紫色斑点

罐斑出现紫色斑点,且有大小深浅不一的块状存在可能是风湿的表现。

3.罐斑红艳

可能是由阴虚引起,具体是气血两虚还是阴盛火旺,需要借助其他条件判断,比如气血两虚还会出现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等。

4.罐斑淡紫、发青

罐斑淡紫、发青,有斑块存在,可能是身体存在虚症和血瘀的表现。具体一点的,如果是出现在第二腰椎两侧肾俞穴附近,可能是肾虚,而出现在背阔肌下方的脾俞穴附近则可能是气虚血瘀。

5.乌黑色

乌黑色的罐斑,或者部分罐中出现水汽,都代表体内湿气重。

6.暗红色

罐斑成暗红色,多属于内热症状,可能是因为血液运行不畅所引起,一般情况下和高血脂联系较为密切。45岁以上肥胖者、应酬多的人、精神紧张者以及有家族疾病史的人应该注意。

7.流黄水

拔罐后皮肤流出黄水,是其他病邪的表现,如果还散发恶臭,应注意是痤疮之类皮肤病的可能。

注意:拔罐后罐斑呈现这些颜色都可能是身体存在病症的表现,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咨询医生,或遵循建议进行调理,或及时就医治疗,千万不可疏忽大意,免得拖延太久转成重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体内有湿气,如何正确调理
体内有湿气,如何正确调理
中医说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冬天烧暧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感觉全身很浮肿等等这些症状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体内湿气导致的吗?怎么判断自己...[详细]
2023-11-15 12:07
大便不成型体内有湿气怎么调理
大便不成型体内有湿气怎么调理
大便不成形、体内有湿气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来改善。大便不成形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体内湿气重则与脾虚有关。一、饮食调节1.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建议患者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品,如米粥、面条等软食,并避免油腻、辛辣刺...[详细]
2023-11-13 10:49
皮肤出油是湿气重吗
皮肤出油是湿气重吗
皮肤出油与湿气重无直接关联,主要受皮脂腺分泌旺盛、激素水平变化、饮食因素、护肤不当及环境刺激影响。湿气重是中医概念,可能伴随头身困重、舌苔厚腻等全身症状,但并非皮肤出油的直接原因。1、皮脂腺活跃:青春期或油性肤质人群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详细]
2025-06-14 09:45
体内有寒气按摩哪里
体内有寒气按摩哪里
体内寒气积聚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缓解,主要推荐关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大椎穴、三阴交穴五个关键部位。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是温补阳气的重要穴位。按摩时用掌心顺时针揉按5分钟,能改善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寒性症状。长期坚持可增强下焦阳...[详细]
2025-06-14 16:10
女性乳晕颜色加深可能是病变
女性乳晕颜色加深可能是病变
拥有年轻的乳房一直是很多女性心中所想,这也使市面上许多所谓能让乳晕“粉嫩”的产品一度成了走俏之物。其实,乳晕的颜色与女性身体的激素水平相关,外用美容品为之“减色”不仅不能“制造”出“粉嫩”的乳房,反而对健康十分不利。女性正常的乳晕直径...[详细]
2023-12-14 09:46
体内有湿热,中医该怎么调理
体内有湿热,中医该怎么调理
湿气重会让人整个看起来没精神,浑身没劲。而体内有湿热,还容易出现疾病症状。那么如何判断体内湿热的症状?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又是什么呢?跟小编来看看吧。体内湿热,有哪些症状?从中医角度讲,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详细]
2023-11-14 16:28
月经颜色不对要当心 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月经颜色不对要当心 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宫外孕又称之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症状是停经、腹痛、阴道出血。如果是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出血的时间跟正常来月经的时间差不多,就很容易被认为是月经来潮,如果出血持续时间长就理所当然被当作是月经不调。事实上宫外孕是不会来月经的,但是会出...[详细]
2024-03-05 09:22
畸形精子射入体内有害吗
畸形精子射入体内有害吗
畸形精子射入体内一般没有害处,但可能会导致女性受孕几率降低。如果男性存在畸形精子,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男科就诊,完善精液检查、染色体检查等明确诊断。正常情况下,精子的形态应呈蝌蚪状,头部稍扁而圆,中段略细,尾部尖端向腹侧弯曲。如果精子畸形...[详细]
2023-11-13 10:53
女性体内有毒看体质
女性体内毒素积累与体质差异有关,主要受代谢能力、饮食习惯、环境暴露、情绪压力、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体质人群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中医调理、定期排毒等方式改善体内环境。1、代谢能力:基础代谢率决定毒素排出效率。阳虚...[详细]
2025-06-04 16:21
体内有毒素怎么排毒
体内毒素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促进、充足睡眠、饮水排毒、情绪管理等方式排出。毒素积累可能由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代谢废物滞留、药物残留、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重金属和代谢废物。建议每...[详细]
2025-06-14 12:07
走路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
走路时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妊娠后期或慢性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盆底肌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盆腔脏器,当肌肉弹性...[详细]
2025-11-23 12:34
走路多了容易得什么病
走路过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滑膜炎、跟腱炎、应力性骨折及拇外翻等疾病。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姿势不当会导致足部、关节及软组织慢性损伤,需结合个体体质与运动强度综合判断。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详细]
2025-11-23 11:56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时大腿根疼可能与肌肉拉伤、髋关节病变、腰椎问题、腹股沟疝或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48小...[详细]
2025-11-23 11:18
走路肚子发胀是怎么回事
走路肚子发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益生菌、使用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或吃饭时吞咽过多空...[详细]
2025-11-23 10:41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可能由肌肉拉伤、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内收肌群拉伤,表现为大腿根...[详细]
2025-11-23 10:03
走路不痛蹲下弯曲痛的很
走路不痛但蹲下弯曲时疼痛明显,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或韧带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下蹲时压力增大引发疼痛。可通...[详细]
2025-11-23 09:25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最好的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恐狂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正念减压训练及抗焦虑药物等方式综合干预。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详细]
2025-11-23 08:47
总有来事的感觉为啥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月经迟迟不来,可能与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或围绝经期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排查,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或盆腔超声。1.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详细]
2025-11-23 08:09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表现,通常与激素波动、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若排除妊娠可能,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激素水平紊乱是常见诱因,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会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详细]
2025-11-23 07:31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可能由饮水量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频繁排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水量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每...[详细]
2025-11-23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