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容易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胰岛素分泌异常、肝脏疾病、内分泌肿瘤等因素有关。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饮食不规律
长时间未进食或进食过少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日常应保持规律的三餐,适当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避免空腹进行高强度活动,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2、运动过量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可能消耗过多血糖。运动前应适量补充能量,运动中注意监测身体反应,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停止并补充糖分。建议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3、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发低血糖。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通常伴随饥饿感、手抖等症状。需就医检查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
4、肝脏疾病
肝脏是糖原储存和释放的重要器官,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影响糖代谢。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注意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
5、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等内分泌肿瘤会异常分泌胰岛素样物质,导致严重低血糖。典型表现为空腹时发作性意识模糊,需通过CT、MRI等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长期随访血糖变化。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科学的饮食作息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蛋白质摄入。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能量,避免饮酒后空腹。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出现反复低血糖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须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和疾病说明卡,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86万次播放 2025-06-27
4.59万次播放 2025-06-27
4.45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