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
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慢性疼痛、脊柱变形、神经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和继发性骨质疏松。这些后遗症通常由骨折愈合不良、长期制动、神经压迫、肌肉萎缩和骨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慢性疼痛:
骨折部位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骨痂或微动,刺激周围神经末梢产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多集中在骨折椎体周围,久坐、弯腰时加重。可通过热敷、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缓解,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2、脊柱变形:
椎体压缩超过1/3可能导致脊柱后凸畸形,改变人体重心线。典型表现为驼背外观,伴随身高降低和肋骨下缘与骨盆间距缩短。轻度变形可通过支具矫正,严重畸形需行椎体成形术或脊柱矫形手术。
3、神经功能障碍:
骨折碎片移位或椎管狭窄可能压迫马尾神经,引发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及大小便异常。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后期可能出现会阴部感觉减退。需通过椎管减压手术解除压迫,配合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恢复。
4、活动受限:
长期佩戴支具及疼痛恐惧易导致腰背肌群萎缩,关节活动度下降。患者常主诉起床、翻身困难,腰椎前屈后伸幅度减少50%以上。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等核心肌群训练,逐步恢复运动功能。
5、继发骨质疏松:
骨折后制动期骨量流失加速,6个月内骨密度可下降10%-15%。表现为全身多部位骨痛,易发生二次骨折。需定期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可选用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冲击运动,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饮食应保证每日1000mg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睡眠时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位。每3-6个月复查X线监测椎体高度变化,出现新发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