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眼压高怎么办
白内障手术后眼压高可通过药物控制、前房穿刺、激光治疗、调整术后用药、密切监测等方式缓解。眼压升高通常由术后炎症反应、黏弹剂残留、房水循环障碍、激素药物反应、原有青光眼等因素引起。
1、药物控制:
术后眼压升高可选用降眼压药物干预,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可增加房水流出,碳酸酐酶抑制剂能减少房水生成。β受体阻滞剂类滴眼液通过双重机制降低眼压,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角膜状况及心率变化。
2、前房穿刺:
对于黏弹剂残留导致的急性眼压升高,可通过前房穿刺快速释放房水降低压力。该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穿刺后需预防感染。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且眼压超过40毫米汞柱的紧急情况,术后需包扎患眼并限制头部活动。
3、激光治疗: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适用于房角狭窄患者,通过建立房水引流新通道改善循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靶向作用于排水通道,提升房水外流效率。激光治疗创伤小但可能引起暂时性炎症,需配合抗炎药物使用。
4、调整术后用药:
激素类滴眼液是常见诱因,需根据眼压变化调整浓度或更换为非甾体抗炎药。复合制剂中含有的缩瞳成分可能加重房角阻塞,应及时停用。抗生素滴眼液需持续使用至炎症完全消退,避免继发感染影响眼压。
5、密切监测:
术后1周内每日测量眼压,重点关注晨起眼压峰值。前房深度、角膜水肿程度需通过裂隙灯评估。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成像有助于判断青光眼性损伤,眼压波动较大者需延长随访至术后3个月。
白内障术后应保持低盐饮食避免体液潴留,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且分次饮用。避免弯腰提重物及咳嗽等增加胸腔压力动作,睡眠时垫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术后1个月内禁止游泳及剧烈运动,外出佩戴防护镜减少刺激。定期进行眼球按摩促进房水循环,出现眼胀头痛需立即复诊。建议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增强血管韧性,Omega-3脂肪酸可辅助减轻炎症反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