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怎么治疗
特应性皮炎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特应性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基础治疗需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避免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建议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沐浴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锁住水分。冬季需增加保湿频率至每日3-4次。
2、外用药物: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慢性皮损选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联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软膏。外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应用强效激素。
3、口服药物:
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顽固病例使用环孢素或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新型靶向药物如JAK抑制剂巴瑞替尼可用于中重度患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光疗治疗:
窄谱UVB或UVA1光疗适用于成人顽固性皮损,每周2-3次,累计20-3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注意评估皮肤癌变风险。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光疗适应症。
5、生物制剂:
度普利尤单抗等IL-4/IL-13抑制剂可显著改善中重度患者症状,需皮下注射给药。治疗前需筛查结核和肝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结膜炎和注射部位反应。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安全性更优。
特应性皮炎患者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摩擦皮肤。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食物过敏原,常见如牛奶、鸡蛋、坚果等。推荐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心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病程超过2周无改善或出现皮肤化脓感染需及时皮肤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