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经期时异位内膜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腹腔镜手术可切除病灶,药物选择包括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孕激素如地诺孕素、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变硬,经期子宫收缩异常引发剧痛。治疗方案有子宫切除术适合无生育需求者、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戈舍瑞林。微波消融术可局部破坏病灶。
衣原体或淋球菌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经期盆腔充血加重疼痛。需抗生素治疗多西环素+甲硝唑、头孢曲松+阿奇霉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慢性盆腔痛可配合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
黏膜下肌瘤压迫宫腔或影响子宫收缩,经期出现下腹坠痛。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宫腔镜、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有症状者。药物可选米非司酮缩小肌瘤,GnRH-a曲普瑞林术前辅助治疗。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损伤内膜基底层,经血排出受阻引发痉挛性疼痛。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是主要手段,术后放置球囊支架或口服雌激素戊酸雌二醇促进内膜修复。反复粘连者需生物膜隔离治疗。
继发性痛经患者日常需避免生冷饮食如冰淇淋、冷饮,多摄入温性食物红枣姜茶、羊肉汤;经期热敷下腹配合缓和的骨盆操改善血液循环;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每年妇科检查包括超声和CA125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运动推荐瑜伽蝴蝶式、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以上可调节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