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贫血主要由铁元素摄入不足、月经失血过多、妊娠期需求增加、消化吸收障碍及慢性疾病消耗引起,可通过膳食调整、药物补充、病因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定期监测改善。
月经期失血或长期素食导致铁储备不足,表现为乏力、头晕。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补铁剂,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每周摄入猪肝、菠菜、黑木耳等高铁食物。
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引发月经过多,需妇科超声排查。药物治疗如氨甲环酸止血,曼月乐环调节激素,严重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胎儿发育需铁量激增,孕中晚期血红蛋白<110g/L需干预。选择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每日补充30mg元素铁,配合牛肉、蛋黄及强化麦片。
胃切除术后或乳糜泻影响铁吸收,需注射右旋糖酐铁。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改善恶性贫血。
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需皮下注射EPO制剂。控制原发病,定期检测转铁蛋白饱和度。
贫血女性应保持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瑜伽,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每日保证瘦肉50g、深色蔬菜200g,烹饪使用铁锅。长期贫血需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备孕前调整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哺乳期持续补充铁剂6个月。注意指甲变脆、异食癖等缺铁信号,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