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的中药选择包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
酸枣仁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多梦。临床常用酸枣仁汤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12g等水煎服用,或选择中成药如枣仁安神胶囊。虚寒体质者需配伍温阳药物,避免单独长期使用。
柏子仁侧重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对心阴虚兼便秘的失眠更适宜。可配伍五味子6g、麦冬10g制成柏子养心丸,或取柏子仁10g与粳米煮粥食用。便溏者需减量,防止加重腹泻症状。
远志通过化痰开窍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常与石菖蒲各10g组成远志汤。现代制剂远志酊每次3ml口服,或远志枣仁颗粒冲服。注意胃溃疡患者慎用,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
合欢皮擅长解郁安神,针对情志不畅引起的入睡困难效果显著。推荐合欢花10g、柴胡6g泡茶饮用,或使用合欢皮15g配伍白芍12g煎服。孕妇禁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
夜交藤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对血虚兼关节痛的失眠患者更合适。可单味30g煎水代茶,或与鸡血藤20g同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
日常可食用小米莲子粥、百合银耳羹等食疗方,配合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练习。睡前用磁石30g、菊花15g煮水泡脚20分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长期失眠需排除甲亢、焦虑症等病理因素,中药使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个月,定期评估睡眠质量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