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功能通常在40岁后开始逐渐下降,与激素水平变化、血管健康、心理压力、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睾酮水平从30岁起每年下降1%-2%,40岁后下降速度加快。临床表现为性欲减退和勃起硬度下降。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如十一酸睾酮胶丸、丙酸睾酮注射液或贴剂。定期检测激素水平是关键,避免自行用药。
动脉硬化导致阴茎海绵体供血不足,50岁以上男性约50%存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治疗包括口服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严重者需血管重建手术或阴茎假体植入。控制血压血糖可延缓进程。
糖尿病等疾病引发神经损伤,60岁后神经传导速度下降30%。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族联合使用,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桥式运动能增强神经肌肉控制力。早期干预可保留70%功能。
职场压力和年龄焦虑使40-55岁男性心理性ED占比35%。认知行为疗法配合疏肝解郁中药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每周3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行能显著改善。伴侣参与治疗成功率提升40%。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性功能衰退比健康人群早5-8年。需原发病控制达标,如二甲双胍控糖、ARB类降压药优先选择。定期检查微量白蛋白尿和眼底病变,这些是血管损伤的早期信号。
保持地中海饮食深海鱼、橄榄油、坚果和阻抗训练深蹲、硬拉可延缓功能衰退。50岁后每年体检需包含PSA和睾酮检测,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伴侣间的亲密行为不局限于性交,爱抚和交流同样重要。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功能障碍应及时就诊,早期药物干预有效率可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