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糙米营养胜白米 控糖抗衰老

发布时间: 2023-11-15 09: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稻谷由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各部分构成。糙米是指只脱去谷壳,保留其他各部分的制品,由于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大部分都集中在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中,因此糙米的营养价值远远大于白米。那么糙米具体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蛋白质:短时间提供大量热量

与全麦相比,糙米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不多,但是蛋白质质量较好,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也容易消化吸收,但赖氨酸含量较少,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短时间内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量。

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血糖

糙米含的膳食纤维比白米高达14倍,所以吃糙米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特别有益。因为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人体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维生素:抗衰老,消除烦躁

糙米中的米糠和胚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均比白米高达10倍之多,它们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抗衰老,还有消除沮丧烦躁的不良情绪等作用。

矿物质:含铁量是白米的2.8倍

糙米中的矿物质相对丰富,比如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比如,糙米中钙的含量是白米的1.7倍,含铁量是白米的2.8倍。

浸泡前后加水的比例有差别

糙米可以如同大米一样煮粥,焖饭,但需要提前浸泡一夜,这样更容易熟,口感也更好。如果没有时间浸泡的话,煮饭时就要多放水,因为糙米的糠层能吸水。所以没泡过的糙米和水的比例是1:3,泡过的糙米与水的比例为1:2。另外,用电压力锅煮成的糙米饭口感更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孕期白带不好需要控糖么
孕期白带不好需要控糖么
孕期白带不好是否需要控糖,需根据引起白带不好的原因进行判断。若为血糖高导致的白带不好,则需要控糖,但若为其他因素导致的白带不好,则不需要控糖。1、需要控糖: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出现血糖高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详细]
2023-11-16 11:41
天天控糖为什么血糖还是高
天天控糖为什么血糖还是高
天天控糖血糖还是高可能与饮食搭配不合理、运动量过少、肥胖、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有关。1、饮食搭配不合理:控糖指的是控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量,如米饭、面食、各类型甜品等。但事实上控糖只是控制血糖的其中一部分,如果只是限制了碳水...[详细]
2023-11-14 14:10
白米饭里的营养学问
白米饭里的营养学问
谁说吃白米饭就会发福呢!其实,白米饭与肥胖不是是划上等号的!白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被身体立即的消化、吸收、转变成有用葡萄糖,可以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所以,充份利用白米饭的好处就不一定会发福!其实,只要充份利用人体所需要的三大...[详细]
2023-12-25 13:02
产后抗衰老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产后抗衰老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从女生成为女人的那一刻起,女性注定就要为孩子和家庭付出,然而新时代提倡辣妈,可别让孩子和家庭拖垮您的青春哦。女性产后抗衰非常重要,生完孩子后的女人总是很容易衰老,如果不注重产后护理,此时造成的伤害,以后很难再弥补。那么女性产后抗衰要补...[详细]
2023-11-13 14:36
2型糖尿病如何控糖
2型糖尿病如何控糖
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控糖,避免自行盲目用药或停药。1、饮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如果继续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不利于病情...[详细]
2023-11-16 10:17
女人抗衰老 您需要这七种营养
女人抗衰老 您需要这七种营养
岁月如刀,当它偷偷在您的脸上刻上第一道皱纹时,就明确的告诉您,您老了。怎样让您的身体脸庞来掩饰您的年纪呢?推荐您七种最有效的抗衰老营养元素,这可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1、Omega3脂肪酸它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极为重要,能提高认知能...[详细]
2023-11-13 10:39
西红柿的营养高,抗衰老最有效
西红柿的营养高,抗衰老最有效
有人说,想长寿就多吃西红柿吧,想美容也多吃西红柿吧。西红柿的营养真的那么丰富吗?功效竟然那么大,是的,西红柿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呢,下面就和健康营养小编一起来了解西红柿的各种功效吧。西红柿有助长寿,主要得益于它富含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有...[详细]
2023-11-15 15:33
糖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有哪些
糖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有哪些
糖菜多指甜菜,甜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脏、降低血压、预防甲状腺疾病等。1、促进消化:甜菜中含有丰富的盐酸甜菜碱,该物质有助于刺激胃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能够起到预防和改善便秘的作用。2、增强免疫力:该食物营...[详细]
2023-11-16 14:47
2型糖尿病蜜月期怎么控糖
2型糖尿病蜜月期怎么控糖
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能够使血糖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蜜月期通常是指蜜月期间,蜜月期结束后会进入下一次的治疗期,在此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血糖管理,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控制等。1、合理饮食:...[详细]
2023-11-15 13:03
不做“胜女”白领
职场女性长期单身状态可能由工作压力过大、社交圈狭窄、择偶标准固化、情感创伤未愈、自我价值认知偏差等原因引起。这类群体可通过心理调适、拓展社交、调整期待、专业咨询、兴趣培养等方式改善现状。1、工作压力:高强度职场竞争消耗大量精力,加班文...[详细]
2025-06-19 14:34
小腹用力会疼怎么回事
小腹用力时疼痛可能由肌肉拉伤、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或盆腔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可能导致腹直肌或盆底肌群拉伤,表现为...[详细]
2025-09-21 15:44
小腹硬邦邦的一按就疼
小腹硬邦邦的一按就疼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盆腔炎、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1、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规律或进食生冷刺激食物可能导致胃肠痉挛,表现为小腹发硬伴阵发性绞痛。触摸时可感到...[详细]
2025-09-21 15:06
小腹应该是平的还是微鼓的
小腹的外观因人而异,既可能是平的也可能是微鼓的,主要与体型、肌肉状态、内脏脂肪分布等因素相关。体脂率较低且腹肌发达的人群通常表现为平坦小腹,尤其常见于规律锻炼者或运动员。这类人群腹直肌张力较强,能有效支撑腹腔脏器,同时皮下脂肪较薄。但...[详细]
2025-09-21 14:28
小腹隐约有坠胀感是为什么呢
小腹隐约有坠胀感可能与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排卵期反应或便秘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刺激、内脏敏感度增加或生理性变化引起,表现为下腹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压迫感,可能伴随尿频、排便异常或阴道分泌物变化。1、盆腔炎盆腔炎...[详细]
2025-09-21 13:50
小腹隐隐作痛连着腰也疼
小腹隐隐作痛连着腰也疼
小腹隐隐作痛连着腰也疼可能与盆腔炎、泌尿系统结石、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这种症状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问题,也可能与肌肉劳损或肠道功能紊乱相关。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下腹持续性隐痛并放射至腰部...[详细]
2025-09-21 13:12
小腹一用力有点疼
小腹一用力就疼痛可能与肌肉拉伤、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或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剧烈运动并注意休息。1、肌肉拉伤腹部肌肉在过度运动或突然发力时可能发生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可通过热敷缓解...[详细]
2025-09-21 12:34
小腹一天比一天大是怎么回事
小腹一天比一天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便秘、腹水、卵巢囊肿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1、饮食过量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超过身体需求时,多余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腹部。暴饮暴食或频繁进食高糖高脂食物会...[详细]
2025-09-21 11:56
小腹像有气一样鼓着疼
小腹像有气一样鼓着疼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规律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腹胀伴隐痛。可尝试热敷腹部,适量饮用温开...[详细]
2025-09-21 11:18
小腹下坠总想小便怎么回事
小腹下坠总想小便怎么回事
小腹下坠总想小便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盆腔器官脱垂、妊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可能引发尿频尿急症状,常见于女性尿道较短者。伴随排尿灼痛或尿液浑浊时,可遵医...[详细]
2025-09-21 10:41
小腹下坠老想大小便
小腹下坠老想大小便
小腹下坠老想大小便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器官脱垂、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是常见诱因,病原体刺激膀胱黏膜会导致尿频尿急。伴随排尿灼热感或尿液浑浊,可通过尿常规确...[详细]
2025-09-21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