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白领女性远离亚健康的八大营养饮食

发布时间: 2023-11-15 11:0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许多白领女性因为工作压力大,疲劳等原因,容易导致情绪悲观、脾气急躁、自感乏力、失眠多梦等,这些都属于白领亚健康状态的症状。那么,白领女性该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呢?补充以下八大营养很关键。

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是人体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女性的雌激素代谢也需要维生素b6,因此它对防治某些妇科病大有益处。许多女性会因服用避孕药导致情绪悲观、脾气急躁、自感乏力等,每日补充60毫克就可以缓解症状。还有些妇女患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表现为月经前眼睑、手足浮肿、失眠、健忘,每日吃50~100毫克维生素b6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富含b6的食物有金枪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花生等。

叶酸

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由于它最早从叶子中提取,故名“叶酸”。研究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果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引起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而导致畸形。因此,准备怀孕的白领女性,可在怀孕前就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除绿叶蔬菜外,还有胡萝卜、蛋黄、杏、南瓜、豆类、全麦面粉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白领女性远离亚健康最需要补充8大营养
白领女性远离亚健康最需要补充8大营养
每天忙碌工作的白领女性让许多人羡慕的同时也令人堪忧。由于她们不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以及饮食营养缺乏,健康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那么,白领女性该如何补充营养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白领女性最需要补充的八大营养。维生素b6,b6是人体脂肪和糖...[详细]
2023-11-13 07:22
六个原则让白领远离亚健康
六个原则让白领远离亚健康
在如今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类人群,他们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不是这疼就是那疼,打不起精神,经常会有个小感冒,要说是有病呢,到医院去检查一切也都正常,这类人被称为亚健康人群,而白领一族是亚健康人群最大的组成部分,那么为了远离亚健康的困扰,白...[详细]
2023-11-13 10:39
正确掌握步行姿势 远离白领亚健康
正确掌握步行姿势 远离白领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城市在扩大,交通工具也变得重要而丰富多样起来,人们出行不得不依仗各种交通工具。当习惯这种出行方式之后,如果一旦需要步行,您是否会觉得前方500米是个遥远的距离?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提示,如果一个人可以步行1/4...[详细]
2024-12-22 14:16
营养均衡,远离亚健康
营养均衡,远离亚健康
虽说亚健康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如果长期不注意调理或缓解亚健康状态,就会使之向病态转化。而专家称,科学安排膳食,做到营养均衡是远离亚健康的关键。下面跟着小编来了解具体该怎么做。走出亚健康的主要措施便是科学地安排膳食,做到营养均衡。主副平衡...[详细]
2025-01-10 16:07
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
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亚健康又叫第三状态,也有人叫它灰色健康。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的过渡状态,它相比疾病还是可以逆转和恢复的,只要通过正确的养生保健和疗养一般可以恢复为健康状态。春季女性如何远离亚健康亚健...[详细]
2024-04-05 13:47
白领女性如何应对亚健康
白领女性如何应对亚健康
白领女性应对亚健康需调整作息、改善饮食、科学运动、心理调节、定期体检。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和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建议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尝试冥想或温水泡脚助眠。工作日午休15-20分钟,周末...[详细]
2025-04-26 15:02
白领女性如何摆脱亚健康
白领女性如何摆脱亚健康
白领女性摆脱亚健康需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睡眠质量、优化饮食结构、加强运动锻炼、管理心理压力、定期体检筛查。1、睡眠调整:长期熬夜和睡眠不足会扰乱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建议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保持黑暗安静。可尝...[详细]
2025-04-26 14:58
白领女性如何安排饮食
白领女性如何安排饮食
在都市人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吃饭往往饥一顿饱一顿,许多人却不以为然。大部分白领的午餐都已快餐食品和盒饭为主。长期食用单调的食物对于身体的影响非常大那么,上班族女性怎么样安排饮食好呢?针对这个问题,微微健康网小编为您分析。维生素摄入要充足...[详细]
2023-11-16 10:57
加入步行小动作 远离白领亚健康
加入步行小动作 远离白领亚健康
谈到养生,俗话所说的“百练不如一走”,“步行是运动之王”。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提示,如果一个人可以步行400米,说明他的身体状况至少能多活6年以上,而且走得越快,寿命就越长。日本学者提出“日行万步”的锻炼目标,按平均每步距离为70~80...[详细]
2023-11-16 06:49
白领女性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
白领女性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
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白领女性忽视了自身健康,使亚健康状态与日俱增。那么,白领如何在工作之余将身体恢复精力,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该如何调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调理:1.皮肤问题:电脑屏幕表面存在大量静电,能吸...[详细]
2023-11-16 05:19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