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间需重点关注营养均衡、乳房护理、情绪调节、用药安全和哺乳姿势。主要有合理膳食、预防乳腺炎、保持心情愉悦、谨慎用药、正确衔乳五个核心注意事项。
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适量饮用汤水促进乳汁分泌,但避免过量摄入油腻汤品。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发育。
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局部硬块可轻柔按摩疏通。选择透气棉质哺乳文胸避免压迫,发现乳头皲裂及时涂抹羊脂膏。体温超过38.5℃伴乳房红肿热痛时,需就医排除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哺乳期安全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治疗。
产后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焦虑,每天保证6小时连续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可与伴侣分担育儿任务,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失眠需警惕产后抑郁,建议寻求心理支持。
90%以上药物会通过乳汁分泌,使用任何药物前需咨询解热镇痛可选对乙酰氨基酚,避免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中药制剂也需明确成分安全性,如含大黄、番泻叶等泻下成分可能引起婴儿腹泻。
哺乳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等交替姿势。单侧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哺乳后竖抱拍嗝10分钟。出现鹅口疮等真菌感染时,母婴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哺乳期建议每日补充钙剂600mg和维生素D400IU,可通过牛奶、芝麻等食物获取。保持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瑜伽、快走,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注意环境温度调节,过热易引发母婴脱水。定期进行产后复查,监测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建立规律哺乳时间表,夜间哺乳后及时补眠,家人应主动承担家务减轻母亲负担。外出时携带哺乳巾方便随时喂养,遇到哺乳问题及时咨询产科医生或哺乳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