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相关,需通过药物干预、营养补充、运动调节、定期监测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管理。
更年期雌激素骤减加速骨量流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密度降低。治疗方案首选激素替代疗法HRT,如结合雌激素片、雌二醇贴片或替勃龙;非激素类药物可选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钙吸收率下降与维生素D合成不足是主要诱因。每日需摄入1000-1200mg钙质,推荐食用奶酪、芝麻酱、豆腐干;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或补充剂获取,建议血清25OHD浓度维持在30ng/ml以上,必要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
肌肉牵拉力减弱会加速骨质流失。建议每周进行3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台阶训练、哑铃操等抗阻训练,每次30分钟以上。水中运动对关节压力小,适合已有骨痛症状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慢性肾病可能加重骨质疏松。需定期检测血钙、磷及PTH水平,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严重者考虑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剂。
吸烟酗酒会降低成骨细胞活性。戒烟限酒基础上,避免过量咖啡因摄入,卧室安装防滑垫预防跌倒,使用腰托保护脊椎,骨密度T值≤-2.5时需启动强化治疗。
更年期女性应建立个性化骨健康管理方案,每日保证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搭配蘑菇、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太极拳、八段锦等柔韧训练能改善平衡力,建议每两年进行DXA骨密度检测。疼痛明显时可尝试低频脉冲电磁场物理治疗,合并脊柱变形需及时骨科会诊评估椎体成形术必要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