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期间可进行低强度运动缓解症状,适合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散步、瑜伽、普拉提、游泳、骨盆操等。
步行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子宫痉挛性收缩。建议选择平坦路面,以每分钟80-100步的舒缓节奏持续20-30分钟。注意避免寒冷刺激,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
猫牛式、婴儿式等舒缓体式能放松腰骶肌肉,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建议选择经期专属课程,避免倒立或强力扭转动作。练习时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核心床上的骨盆卷动动作可改善子宫供血,缓解痛经强度。注意选择专业教练指导,单次训练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经量较大时应暂停器械训练。
温水泳池的浮力能减轻腰部压力,水温维持在30-32℃最佳。建议采用蛙泳姿势,避免剧烈蹬腿动作。出水后需立即擦干身体防止受凉。
凯格尔运动配合骨盆摇摆可调节盆底肌张力,每天3组每组15次。动作需缓慢柔和,经期前三天可改为坐姿练习。
运动期间建议穿着透气棉质服装,避免摄入冷饮或高糖食物。可配合热敷下腹部增强效果,若出现头晕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保持每周3-4次规律运动习惯有助于预防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患者需先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因。经期后三天可逐步恢复慢跑等中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