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受凉可通过热敷驱寒、饮食调理、中药调理、局部按摩、适度运动等方式补救。受凉可能因寒气入侵、体质虚弱、保暖不足、环境湿冷、产后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
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受凉部位如腰部、腹部、关节处,温度控制在40-45℃避免烫伤。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气。艾叶煮水热敷效果更佳,但皮肤敏感者需谨慎。
多饮用红糖姜茶、桂圆红枣汤等温补饮品,生姜可切碎与鸡肉同炖。避免生冷食物如西瓜、冷饮,增加羊肉、牛肉等温性食材摄入。推荐黄芪枸杞鸡汤,兼具补气和驱寒功效。
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桂枝汤、四物汤等经典方剂,或使用艾叶、干姜等药材泡脚。中药调理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阴虚火旺者慎用温补类药物,建议由中医师开具个性化处方。
针对受凉关节可采用揉捏法按摩,配合生姜精油或驱风油效果更好。重点按摩足三里、关元穴等穴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注意手法轻柔,产后身体虚弱者避免过度刺激。
在体力允许时做产褥操、慢走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15分钟。运动时注意保暖,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再次受风。久卧者需先进行床上翻身、抬腿等适应性活动。
月子期间需保持室温在24-26℃,湿度50%-60%,穿着棉质长袖衣裤和袜子。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直接吹风或接触冷水。若出现持续头痛、关节剧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产后42天内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逐步恢复盆底肌功能。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铁质摄入,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气血恢复,家人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