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宫寒可选择艾附暖宫丸、乌鸡白凤丸、桂枝茯苓丸等中成药,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艾附暖宫丸含艾叶、香附等成分,适用于小腹冷痛、月经推迟的虚寒型宫寒。艾叶温经散寒,香附理气止痛,配伍当归养血调经。服用时忌生冷食物,连续用药2-3个月经周期。经期量多者慎用,可能加重出血症状。
乌鸡白凤丸以乌鸡、人参为主料,适合气血两虚兼宫寒者。改善手脚冰凉、经血色淡症状,需饭前温水送服。感冒发热时停用,避免与藜芦、五灵脂同服。建议搭配暖宫艾灸,增强药效。
桂枝茯苓丸针对血瘀型宫寒,缓解经期血块多、刺痛明显症状。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利水渗湿,桃仁活血化瘀。服用期间观察月经变化,出现腹泻应减量。可与热敷下腹部同步进行。
少腹逐瘀丸含小茴香、干姜等热性药材,适合寒凝血瘀严重者。对经期延后、色暗有血块效果显著。阴虚火旺体质禁用,服药后出现口干需停用。建议冬季服用,夏季酌情减量。
金匮肾气丸调理肾阳虚所致宫寒,改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症状。含附子需先煎,不可长期过量服用。备孕女性需咨询医师,与右归丸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日常可食用桂圆红枣茶、生姜红糖水等温补饮品,避免冰淇淋等寒凉食物。适度快走、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睡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经期禁用冷水洗浴。中成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自行混搭药物。定期复查舌苔脉象,动态调整用药方案。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者需配合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