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坏死通常在48-72小时后开始萎缩变小,与血管损伤程度、感染控制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睾丸扭转或外伤导致动脉供血中断,6小时内未恢复血流可引发不可逆坏死。急诊手术是唯一有效手段,包括睾丸固定术、血管吻合术或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需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罂粟碱扩张血管,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循环。
化脓性睾丸炎未及时治疗会引发组织液化坏死。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脓肿形成者需切开引流。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3-4周渐进性萎缩,建议同步服用迈之灵改善微循环。
阴囊高温环境加速坏死进程。久坐、紧身裤等使局部温度升高1-2℃,可导致坏死睾丸提前24小时萎缩。急性期应冰敷降温,慢性期建议穿网状透气内裤,每日冷敷15分钟延缓萎缩。
坏死睾丸停止分泌睾酮后,垂体负反馈调节使健侧睾丸代偿性增大。需每月监测睾酮水平,低于300ng/dl时需补充十一酸睾酮胶丸,配合锌硒片维持生精功能。
完全坏死3个月后体积缩小50%-70%,B超显示钙化灶。部分坏死可采用高压氧治疗,每周5次持续1个月。已萎缩者建议手术切除防止自身免疫反应影响健侧功能。
日常避免骑行压迫,增加深海鱼、核桃等富含ω-3食物摄入。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供,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质量。睾丸坏死萎缩后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备孕前建议进行精索静脉曲张筛查和精子DNA碎片率检测。未生育者可考虑提前冷冻保存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