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需注意保暖防寒、卫生护理、饮食调节、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
经期盆腔充血,寒冷刺激易引发痛经或经量异常。避免冷水浴、赤脚踩地,腰腹部可贴暖宝宝或热敷,室温建议保持在24-26℃。痛经严重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或中成药元胡止痛片,但需遵医嘱。
经血是细菌培养基,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夜间选择超长夜用款。使用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出现瘙痒异味时,可用妇炎洁洗液冲洗,疑似感染需就医做白带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流失需补铁,多食猪肝、菠菜和红肉,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忌食冰淇淋、辣椒等生冷辛辣食物,红糖姜茶可缓解宫寒。腹胀者减少豆类、碳酸饮料摄入。
激素波动易引发烦躁焦虑,血清素水平下降明显。听轻音乐、冥想练习有助放松,黄体期可补充维生素B6。经前综合征严重者可短期服用逍遥丸或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完全静卧可能加重淤血,推荐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游泳需使用月经杯,剧烈运动可能诱发黄体破裂需警惕。
经期膳食建议增加核桃、南瓜子等镁含量高的食物,帮助松弛肌肉;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可选择艾草泡脚包驱寒,但水温不宜超过40℃。出现经期延长超过10天、单次出血量大于80ml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查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等病变。保持规律作息和心态平和对周期稳定至关重要,经后三天可进行妇科检查获取更准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