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可通过血清学检测、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影像学评估及脑脊液分析综合判断。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是核心诊断手段。三期患者RPR滴度通常较低但持续阳性,需结合TPPA确认。特殊情况下需做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排除假阴性。治疗需持续使用青霉素G,每周肌注240万单位,连用3周。
皮肤树胶肿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常见于四肢和面部。心血管梅毒可引发主动脉瘤,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神经梅毒表现为痴呆、共济失调或阿罗瞳孔。针对不同症状,除基础驱梅治疗外,需配合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严重主动脉病变需血管支架手术。
皮肤黏膜病变处取材可见浆细胞浸润和血管内膜炎,银染色可能检出螺旋体。树胶肿病理显示中央坏死伴周围肉芽肿。确诊后需进行腰椎穿刺评估神经系统受累情况,脑脊液异常者需每日静脉注射青霉素1800-2400万单位,分6次给药,持续10-14天。
胸部CT可发现主动脉扩张或钙化,头颅MRI能检测脑膜强化或脑实质病变。合并骨关节损害时X线显示骨膜炎或软骨破坏。治疗期间每月复查RPR滴度,心血管梅毒患者需终身随访,每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
包括脑脊液VDRL检测、脑电图和认知功能测试。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5个/mm³且蛋白升高。治疗首选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过敏者改用头孢曲松。合并精神症状需联合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
日常需严格戒烟限酒,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如鸡蛋、深海鱼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主动脉破裂,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锻炼。皮肤溃疡处保持清洁干燥,衣物高温消毒。性伴侣必须同步筛查,治愈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血清学指标。妊娠期患者需在孕早、晚期各进行1个疗程治疗防止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