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活动、药物辅助、心理调节、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子宫收缩、伤口愈合、炎症反应、情绪压力、消化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收缩痛。用40℃左右温水袋隔毛巾敷15分钟,每日2-3次。顺时针轻柔按摩小腹,配合腹式呼吸可放松肌肉。剖宫产产妇需避开伤口部位,顺产产妇可重点按摩耻骨联合上方区域。
产后6小时后开始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逐步下床行走。慢走促进恶露排出,减少宫腔积血导致的胀痛。避免久坐久卧,每小时改变体位一次。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减轻盆腔坠胀感。
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中药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复旧。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含阿片类成分药物。产后宫缩痛严重者可考虑静脉滴注缩宫素,但需监测血压变化。
焦虑情绪会加重疼痛敏感度,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放松身心。与伴侣沟通分担育儿压力,每天保证4小时以上碎片化睡眠。加入产妇互助小组能有效缓解产后抑郁倾向,降低躯体化症状。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海鱼,减少胀气食物摄入。红糖姜茶可温经散寒,山楂饮促进恶露排出。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分次少量饮用温热的五红汤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红糖。
产后腹痛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腹部受压。观察疼痛是否伴随发热、恶露异味等异常症状,持续剧痛需排除胎盘残留或感染可能。保持会阴部清洁,顺产产妇可进行温水坐浴。哺乳时分泌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收缩复原,建议按需喂养。产后42天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核心肌群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