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期血块多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量大、子宫收缩异常、激素失衡、妇科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月经期子宫内膜大面积脱落时,纤维蛋白溶解酶来不及完全分解凝血物质,可能形成暗红色血块。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经量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建议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适当饮用姜枣茶缓解不适。
子宫收缩力不足会导致经血滞留宫腔形成血块。多胎生育史、子宫肌瘤压迫或宫寒体质易引发该问题。可尝试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中医艾灸关元穴改善宫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缩宫素类药物如催产素鼻喷雾剂。
黄体功能不足造成的孕酮分泌减少,会使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脱落时形成大块组织。通过月经第3天抽血查性激素六项确诊后,可补充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维生素B6和月见草油辅助平衡激素。
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会导致宫腔形态改变,经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块。经阴道超声可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需行宫腔镜电切术,腺肌症可考虑放置曼月乐环或注射GnRH-a类药物控制病灶发展。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可能造成经血中纤维蛋白聚集异常。需完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后补充凝血因子Ⅷ浓缩剂,服用氨甲环酸片减少出血,严重贫血者需静脉输注铁剂。
经期出现血块时建议记录出血量和使用卫生巾数量,每天摄入50g动物肝脏或红肉补充铁元素,练习瑜伽猫牛式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持续3个月以上伴有头晕乏力症状,需排查子宫肌瘤或内分泌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卫生巾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