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一碰就疼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一碰就疼可能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外耳道湿疹、鼓膜损伤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可能因挖耳、游泳进水等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患者除触碰疼痛外,还可能伴有瘙痒、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或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抗真菌治疗。避免自行掏耳,保持耳道干燥。
2、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毛囊感染可形成局限性疖肿,触碰时疼痛明显且伴有局部红肿。可能与免疫力下降、频繁掏耳有关。早期可热敷缓解,若化脓需就医切开引流。禁用未消毒工具处理,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3、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发作时,耳道深部及耳屏按压可能出现疼痛,常伴随听力下降、耳鸣。多继发于感冒或鼻窦炎,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避免用力擤鼻,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4、外耳道湿疹
过敏或潮湿刺激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湿疹,表现为触碰刺痛伴脱屑、渗液。需减少抓挠,避免接触洗发水等化学物质。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
5、鼓膜损伤
掏耳过深、气压骤变或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表现为尖锐疼痛伴听力骤降。需立即停止任何耳道操作,避免进水。多数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禁用滴耳液,可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预防感染。
日常应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清洁耳道,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若疼痛持续超过2天或伴随发热、眩晕等症状,需尽快就诊耳鼻喉科。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炎症恢复。儿童出现揪耳、哭闹等表现时,家长应及时检查耳部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85万次播放 2025-06-27
4.47万次播放 2025-06-27
4.51万次播放 2025-06-27
4.93万次播放 2025-06-27
5.15万次播放 2025-06-27
4.47万次播放 2025-06-27
4.87万次播放 2025-06-27
4.61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